衛生部、教育部與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日前聯合推出「茁長SG計劃」,以確保我國的孩童健康成長。當中包括更新「孩童螢幕使用指導原則」,衛生部明文建議,18個月至6歲孩童每天在校外使用電腦和手機等數碼設備的螢幕時間(screen time)不應超過一小時;7歲至12歲每天使用時長不超過兩小時,除非與學習課業有關,並且不能使用社交媒體。
對於「茁長SG計劃」,新加坡歌手鄭可為、藝人龐蕾馨以及電台96.3好FM DJ陳麗儀這三位媽媽怎麼看?
龐蕾馨(左圖後排左)、鄭可為(中圖後排右)和陳麗儀(右圖中),分享她們對於限制孩子螢幕使用的想法與心得。(取自藝人IG、受訪者提供)
龐蕾馨:不讓孩子看短視頻
龐蕾馨和陳邦鋆育有一對兒女,兒子陳煊劼10歲,女兒陳語霏8歲。龐蕾馨說,若孩子要用手機,一次允許他們使用10分鐘或15分鐘,前提是必須先請准。她規定孩子「一天使用螢幕時間最多半小時,最長時間15分鐘要休息」,這是手機跟平板電腦部分,電視她就比較無所謂。
她說,孩子在用手機前會自己先設置定時器,時間一到會停止使用。若有需要「加時」,像觀看的視頻剩一分鐘,他們得先徵求爸媽同意才能繼續看,「多五分鐘不行,但是剩一分鐘會讓他們看。」
她憶起一次女兒的觸屏時間超過15分鐘,「後來女兒說她忘了設置定時器。我發現連續幾次都這樣,問她是不是故意的,接下來的一周不讓她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孩子要延長時間,一定要講,而且要誠實。」
龐蕾馨(中)認為,與其全面封殺不讓孩子接觸,不如從小教他們怎麼正確使用手機。(取自藝人IG)至於會否限制孩子接觸的內容或視頻,她毫不猶豫說:「任何短視頻都不能看,小朋友太常接觸短視頻,會漸漸變得沒耐心。如果是YouTube,只能看YouTube Kids,因為平台篩選蠻嚴格的,所以會讓他們看自己喜歡的內容。」
與其全面封殺不讓孩子接觸,龐蕾馨認為,不如從小教導他們怎麼正確使用手機。況且,現在有的學校作業也用平板電腦。「如果全部禁止,他們會好奇,更想使用。我會跟他們解釋原因,不是不讓他們用,而是看了不好的視頻會對成長不好,(接觸螢幕)時間太長或是距離太近,會導致近視。」
聊到社媒部分,記者提及澳大利亞立法禁止16歲以下的孩童接觸社媒,法案將在2025年底推行。龐蕾馨說:「如果說法令嚴格禁止16歲以下孩童接觸社媒,那就太棒了!」現階段她不讓子女接觸社媒,認為孩子沒有這樣的需求,也覺得社媒沒有任何營養,孩子還不成熟,使用社媒很可能出事。她指出,孩子過了16歲應該能自己判斷,「如果不能,那是我們的教育太失敗了。因為(孩子)再大一點也管不了了。」
鄭可為:學校有「iPad day」
鄭可為與藝人丈夫沈志豪育有三個兒子,他們分別2歲半、4歲半和7歲半。對鄭可為來說,螢幕時間除了手機或平板電腦,還包括看電視。她說:「我們限制一人10分鐘,他們會一起看,所以一天總共看30分鐘。可是孩子有各自想看的內容,所以他們會輪流看,10分鐘後就換另一個節目。」
時間一到,有時小朋友會討價還價,不願關機或關電視,甚至鬧脾氣。遇到這種情況,她一般靈活處理,「有時會多給五分鐘,因為節目看到一半,他們想看完。我會鼓勵他們用說的,好好商量,不要發脾氣。」
鄭可為(後排右起)與沈志豪夫妻倆經常帶三個孩子出去玩,周末很少宅在家。(取自藝人IG)她坦言,在外用餐一般會帶畫冊或填色書,分散孩子對平板電腦的注意力,但有時小孩吃得快或不想吃,往往會坐不住,此時會讓他們使用平板電腦。「這個很難限制,因為有時在外,大人之間要聊天,只能讓孩子看(手機或平板電腦),他們才會靜下來。這是比較應急的做法,不過我們也不常在外面用餐。」
她一般讓孩子看Netflix或Disney+的卡通片,在限時內看不完便會分幾次看。她也說,每一兩個月,一家五口會一起觀賞一些適合闔家觀賞的電影。
鄭可為說,兒子的小學有「iPad day」,這一天會讓小朋友通過遊戲問答寓學習於娛樂。她認為,校方或許覺得反正孩子都在平板電腦上玩遊戲,不如引導他們邊玩邊學習。
至於社媒,她未讓孩子接觸,認為越晚接觸越好。「孩子在這個年紀還在自我探索,未做好心理建設。就連大人都沒辦法停止『doomscrolling』(花大量時間不斷刷社媒看負面新聞)。」
陳麗儀:不完全封殺
陳麗儀跟12歲女兒、9歲兒子約法三章,一天下來允許子女的螢幕時間不超過半小時,如今孩子在「觸屏」前會先自動自發設置定時器。她說,規則對小朋友很重要,會讓他們養成習慣。「我的規則是一天有兩段15分鐘的螢幕時間。15分鐘到就要停,晚上9點之後不可以看手機或使用平板電腦。」在給小朋友定規則的同時,她認為大人也須自律,「如果你說一套做一套,小朋友會不服你的。」
陳麗儀是在孩子上小學後才讓他們使用手機和平板電腦,她會了解兒女刷看的內容,跟他們一起看,並且溝通什麼樣的內容是合適的。
有的小學生已經擁有手機,她的孩子會否有「人有我也得有」的壓力?她回道:「他們常常會問『為什麼不可以有(手機?)』所以給他們用15分鐘,不是完全封殺!要堅定不容易,必須跟他們解釋為什麼這麼做。」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陳麗儀(中)是在孩子上小學後才讓他們使用手機和平板電腦。(受訪者提供)現在的小朋友上學會使用電腦等數碼設備,陳麗儀現在還不太擔心:「小學的電腦使用量不大,聽說中學比較多,家長會比較頭痛。」她指出,跟孩子一起接觸多元的活動,培養他們不同的興趣很重要,要讓他們知道生活是多元的,不只是手機和平板電腦。
她也透露,吃飯時不能看手機是家規,當然必須以身作則,所以她回到家也限制自己的螢幕時間。作為媒體人,這應該是很大的挑戰吧?她說:「沒錯,但也是為了眼睛和身心的健康,回到家儘量不看。」
針對澳大利亞將立法禁止16歲以下的孩童接觸社媒,她說:「我覺得1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適度接觸(社媒),但家長得不斷跟孩子溝通,了解孩子關注的內容,從旁指引。」等孩子上中學後,如果他們要求開設自己的社媒帳號,她也會跟孩子溝通後再決定。
圖/文:取自《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