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外国人在马来西亚加油站购买政府补贴的RON95燃油,经销商可被罚款高达100 万令吉(约30万4580元)或监禁长达三年,但添油的外国人却能逍遥法外。汽油经销商对这种情况以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以此牟利感到愤怒,呼吁政府立法处罚违法者。
根据《星报》报道,马来西亚汽油商协会 (PDAM) 通讯及媒体秘书Gordon Lim表示,外国车辆购买 RON95 燃油的行为应该被取缔,违法者须被追究责任。
他指出,汽油经销商很难监视使用加油站远处的加油泵,和使用信用卡快速添油的外国汽车。
汽油经销商:惩罚我们并不公平“惩罚加油站经销商是不公平的,经销商不愿意向外国人出售 RON95(燃油)。这种交易的利润微乎其微,因此违法既不实际也不值得。只要买家不受惩罚,他们就会继续尝试。”
外国汽车在柔佛州加油站添加津贴汽油的视频在网上疯传。柔佛州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KPDN)随后发出提醒,禁止外国汽车购买 RON95 汽油。
Gordon Lim指出,这个问题必须通过系统改革和强制执行来解决,而不是向汽油经销商强加站不住脚的条件。此外,由于新加坡的车牌与沙巴州的车牌相似,因此没有实际的方法可以轻松识别挂有外国车牌的车辆。
他也表示,在每个加油站派驻一名服务员来监控外国车辆的建议并不可行,因为这会大大增加运营成本。由于自动定价机制(APM)下的利润 “非常微薄”,额外的劳动力成本会导致运营商蒙受巨大损失。由于当地人一般不愿意做油泵服务员,因此这意味着将增加对外国劳动力的依赖,而且破坏加油站的自助服务政策。
当被问及燃油补贴合理化是否会解决这一问题时,Gordon Lim说,PDAM 对此事仍一无所知。不过,如果完全取消补贴,就不会有问题了。
新加坡注册车辆购买补贴燃油事件成焦点新加坡注册车辆购买补贴燃油的问题已成为当地人关注的焦点,因为在农历新年期间,预计有数千辆汽车越堤进入柔佛。
马国柔佛州政府早前透露,200名柔佛贸易及消费人事务部的执法人员会在佳节期间,对州内的加油站进行频密检查,尤其是靠近柔佛长堤和第二通道的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