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公交乘客量回升,車資卻上漲,市民咋看?

2025-02-02

2024年新加坡公共運輸日均乘客量比前年增3.7%,地鐵、輕軌超越疫前,巴士未恢復。德士載客趟次下降,私召車增加。學者分析原因,並對車資、德士路邊載客服務等發表看法。

1. 數據顯示

近日,陸路交通管理局於1月31日提供最新數據,揭示2024年新加坡公共運輸和出行服務狀況。數據顯示,本地整體公共運輸日均乘客量與前年相比增長3.7%,但不同交通方式呈現出差異化的復甦態勢。

去年本地整體公共運輸每日平均乘客量,與前年相比增加3.7%,地鐵乘客量增幅最顯著,達341萬2000人次。

來源:聯合早報

公共運輸

2024年新加坡公交日均總乘客量達745.9萬人次,高於前年的719.2萬人次。

其中,地鐵乘客量增長顯著,日均從324.3萬人次增至341.2萬人次,增幅5.2%,超越2019年疫前的338.4萬人次;輕軌日均乘客量從20.2萬人次上升至21萬人次,增長3.9%,略超疫前的20.8萬人次。

來源:聯合早報

然而,巴士日均乘客量雖從前年的374.7萬人次增至383.7萬人次,漲幅2.4%,但仍明顯低於疫前的409.9萬人次。

整體而言,去年公交日均乘客量恢復至2019年疫前水平的約97%,較前年提升3.4個百分點。

德士私召車

在出行服務方面,德士與私召車的載客趟次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變化趨勢。

德士去年日均載客趟次為18萬7000趟,私召車的日均載客趟次則為43萬1000趟。

來源:聯合早報

德士載客趟次持續下滑,去年日均僅18.7萬趟,較前年的20.9萬趟減少約11%,與疫前的35.3萬趟相比差距明顯;私召車則日均載客趟次增至43.1萬趟,比前年的39.7萬趟增加約8.6%,超過疫前的41.9萬趟。

2. 專家解讀:復甦原因及未來趨勢

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教授劉楊博士指出,交通銜接性改善,如湯申—東海岸線地鐵站的啟用,促使更多人選擇公交出行,推動公交整體乘客量復甦,但完全恢復至疫前水平仍需時間。

新加坡社科大學副教授黎華德博士認為,疫後靈活辦公模式是公交日均總乘客量未達疫前水平的原因,且隨著地鐵營運和系統成本增加速度快於日均總乘客量,車資將繼續上漲,不過政府不太可能大幅改變車資計算公式,服務水平改善支出大部分仍由納稅人承擔。

針對德士和私召車的載客量變化,劉楊表示私召車平台崛起是德士載客量下降主因,但德士仍有其價值;黎華德則提到德士車隊縮小、司機轉行等因素導致德士乘客量減少,並呼籲關注路邊載客服務的衰落問題。

公交車資自去年12月28日起上調,成人車資每趟調高1角,優惠群體車資上調4分。市民羅內拉表示,去年公共運輸明顯更擁擠,儘管車資上漲,但相比打車,公交出行仍更具性價比。

參考資料:

1. 去年公交日均乘客量同比增3.7% 達疫前97%水平, 聯合早報.


相关文章

  • 不買珠寶不准離店!中國旅遊團入境新加坡後竟被困『小黑屋』…
  • 將懷孕6個月的妻子和4歲女兒勒死!與屍同床9天,新加坡一惡性家庭兇殺案......
  • 小心!這種"兼職"可能要坐牢 新加坡最新判例給所有掛名董事敲警鐘!
  • 李凱馨辱華風波延燒 《赴山海》恐砸千萬人民幣「用AI換臉」
  • 徐芳達: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和保護主義抬頭 我國須努力適應新常態
  •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料今年亞太區整體經濟增長從原本的3.3%下調到2.6%
  • 今年4月 一到三房式組屋住戶用水量同比下滑7%到10%
  • 專家:黑白洋房可發展成多代同堂和年長者共享空間
  • 共4300名乘客在增強版靈活行程規劃計劃 改搭指定公交或調整通勤時間至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