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长就校园霸凌事件 为家长和公众设定了“十诫”?

2025-02-05     清禹     3405

教育部长就校园霸凌事件 为家长和公众设定了“十诫”? 有听过圣经故事的人,应该有听过摩西(Moses)的大名。

他就是那个带领以色列人逃到红海,向海面伸出手杖后,红海便分开一条道路让他们安全渡海的人。

其实摩西还有另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那就是独自在西奈山上拜见上帝,得到写下十诫和律法的石板,并带着石板下山展示给众人。后来有人调侃说,那块石板或许就是初代iPad,是乔布斯的灵感来源。

教育部长就校园霸凌事件 为家长和公众设定了“十诫”?2024年12月9日,位于纽约的苏富比拍卖行展出拍卖一块目前已知最古老,可以追溯至罗马晚期拜占庭时代,写着“十诫”的大理石板。(ALAMY)所谓的“十诫”,其实是当时犹太人的生活和信仰准则,也是最初的法律条文。

今天(2月4日)国会复会,教育部长陈振声在回答前进党非选区议员潘群勤针对校园霸凌事件的提问时,说着说着就开始“One、Two、Three”一直讲到Ten,列出一条条带有规劝与警示意味的提醒。红蚂蚁听着听着,就联想到“十诫”。

拐个弯教训少数家长陈振声先是解释,美雅中学今年1月发生的学生伤人事件,并不是网传的霸凌事件。

实际情况是:两名中学一年级新生下课后发生争执斗殴,其中一名新生举起塑料水瓶砸向另一名新生的头部,割伤对方的头。

当时他们的班主任就在附近,看到这一幕赶紧将两人拉开,并为受伤的学生处理伤口。校方也打电话叫救护车送受伤的学生入院,这名学生已经康复返校。

动粗的新生目前被勒令停学接受辅导,他在回校后必须接受惩戒。校方会致力于让两名学生和解,修复关系。

然而,这起事件的照片被上传到社交媒体后被以偏概全歪曲成霸凌事件,还说学生是被金属瓶子砸破头,导致伤者亲属在网上向校方讨说法。

与此同时,另一名曾有孩子就读美雅中学的家长,也指校方未能妥善处理霸凌问题,并称她的女儿在2023年因校园霸凌导致严重抑郁,最终选择轻生。

教育部长就校园霸凌事件 为家长和公众设定了“十诫”?美雅中学的文化阁位于校内门厅处。(联合早报)陈振声说:

“孩子们的争吵是一回事,但成年人介入、偏袒、加剧争吵是另一回事。这会妨碍我们引导孩子走向和解与康复。在最近的事件中,学校领导在网上受到抨击,学校的形象被不公正地呈现,教育工作者为支持所有受影响学生所付出的坚定努力没有得到认可和赞赏。议长先生,各位议员,我相信我们都一致同意,我们可以而且必须做得更好。”

部长这段话说得有点意思,只用文字就扇了那些“介入、偏袒、加剧争吵”的成年人,包括少数认为学校在解决他们的不满方面做得不够的家长们几巴掌。

他说,虽然这些事件很少,却需要耗费不成比例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绝不能任其滋长。然后又将话绕回来说:

“我了解我们很多人都非常关心学生的福祉。一个强大且充满关爱的社会须以慈悲心作为基础。这是我们必须努力构建的。”

设定“十诫”谆谆善诱陈振声希望家长和广大公众能够作为教师的“神队友”而不是拖后腿的“猪队友”,携手帮助孩子们疗愈心灵创伤,正确引导孩子们。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Chan Chun Sing (@chanchunsing.sg)

他提醒大家:

  1. 我们在线上听到和看到的未必就是事实,尤其当我们只选择听和看我们想听想看的内容时。

  2. 叫喊得最大声最迅速的人,未必最无辜,也未必信息最准确。

  3. 在暗中、在网上或在现实生活中挥舞著“正义之剑”,总会伤害到那些你口口声声说要保护的无辜者。

  4. 传播极端言论会将极端正常化,并鼓励更极端的举动。

  5. 当我们放大片面观点时,我们应该小心提防自己不被利用来推进某些人的企图。为冲突方提供片面的支持只会火上浇油,使冲突双方变得更加强硬,让和解更加困难。

  6. 惩罚性质的正义必须与疗伤性质的正义相辅相成。只惩罚而不重视疗伤,不符合我们孩子长远发展的利益。

  7. 仇恨滋生仇恨,尊重换来尊重。以眼还眼只会让我们都瞎了眼,并剥夺我们的未来与人性。

  8. 我们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如果我们在线下线上表现得像恶霸,他们也会有样学样。威胁他人、人肉搜索以及对其他孩子和老师不尊重,这些行为不会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好。这也不是我们向孩子展示我们关心和保护他们的方式。

  9. 通过诉诸外部更高权威或试图利用媒体攻击和诋毁我们的学校和老师来颠覆学校的权威,只会让我们都成为输家。最终,我们的孩子将不再尊重权威。这些行为还会占用我们老师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损害其他孩子和家长应得的权益。

  10. 身为成年人和父母的我们,在包庇犯错的孩子免受惩罚时,我们正在教给他们错误的教训。这也许会让他们认为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认为错的总是别人,或以为自己犯错后永远都能毫发无伤全身而退。

教育部长这番谆谆善诱,说出一条条还算中肯的“十诫”,蚁粉听进了多少?

纵然我们无法完全杜绝校园霸凌,但在教育孩子应对霸凌与保护自己之余,还真的应该提醒成年人与家长实事求是,不要捕风捉影,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指摘他人,更不要轻易成为不怀好意的人“借刀杀人”的那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