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發局去年吸引13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 料創1.87萬份工作

2025-02-06

儘管全球環境更具挑戰性,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去年仍成功吸引總值135億元的固定資產投資(Fixed Asset Investment),比前年多出約6%。

經濟發展局今天(6日)發布的年度投資數據顯示,我國去年的年度商業總開支(Total Business Expenditure)為84億元。所有項目一旦全面落實,預計將在未來五年創造1萬8700個就業機會,每年帶來235億元的經濟價值。

在所有就業機會中,46%來自服務業、37%來自製造業,其餘則來自研究與發展以及創新領域,而大部分將會是專業人士、經理、執行員與技師(PMET)的職位,他們當中,約三分之二的人士月薪將超過5000元。

經發局局長傅美晶在記者會上指出,所有的投資項目旨在努力為國人創造良好的就業機會,而去年所創造的大量就業機會將為不同資歷、背景和生活階段的求職者提供機會。

然而,去年的投資項目預計創造的就業機會,較前年超過2萬個相比出現滑落。對此,經發局主席方章文指出,有的投資項目資金更大,但就業機會較少,而有些投資看重的則是在我國設置總部,這一現象完全反映了不同投資的性質。

經發局局長傅美晶(左)和主席方章文(右)出席記者會,公布2024年年度投資數據。(圖:葉衍嫻)

科技和人工智慧發展或導致新工作崗位減少不過,他也不排除隨著科技和人工智慧的發展,所創造的新工作崗位相對的有所減少。

「我們要切記這些只是新投資項目預計會創造的新工作職位,很多公司在設新廠或新業務時,已經融入先進技術,無論是自動化、機器人技術或人工智慧,因此也都反映在工作崗位的數量上。」

電子業吸引最多固定資產投資電子業去年吸引的固定資產投資最多,占整體57%,取代前年化學領域的地位。生物醫藥製造、總部與專業服務、研發所吸引的固定資產投資則依次占整體的16.5%、8.4%,以及7.8%。

另外,美國依舊是我國固定資產投資的主要來源國,占55.5%。排第二的是歐洲,投資占比和前年一致,維持在24.8%。

在商業總開支方面,總部與專業服務的項目占總開支的63.9%。科技公司是總部項目的主要貢獻者,經發局認為,這反映了本區域對數碼解決方案和服務的持續需求。

數行業獲新投資與此同時,我國去年也成功吸引到人工智慧、精準醫學和綠色經濟等行業的新投資。

經發局說,地緣政治和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預計將成為重大阻力,今年的投資環境相信仍將充滿挑戰,「經濟民粹主義」和貿易摩擦的保護主義政策將對企業的投資決策產生影響。

儘管如此,我國預計將繼續受益於亞洲增長所帶來的利好,而當局也將繼續為我國抓住機遇,吸引對關鍵行業和新增長領域的投資,並且覆蓋整個價值鏈。

傅美晶說,我國將繼續與現有夥伴合作推動創新轉型,加強新加坡作為全球初創企業和創新中心的地位,培養本地人才和全球領導者。

她也指出,我國還將繼續深化區域和本地生態系統,讓通過柔新經濟特區等項目抓住機遇的公司受益。


相关文章

  • 不買珠寶不准離店!中國旅遊團入境新加坡後竟被困『小黑屋』…
  • 將懷孕6個月的妻子和4歲女兒勒死!與屍同床9天,新加坡一惡性家庭兇殺案......
  • 小心!這種"兼職"可能要坐牢 新加坡最新判例給所有掛名董事敲警鐘!
  • 李凱馨辱華風波延燒 《赴山海》恐砸千萬人民幣「用AI換臉」
  • 亞洲首家!國大心臟中心 招募病患尋罕見心臟病根治法
  • 新柔地鐵未通車地價已上漲 新山老字號面臨租金壓力
  • 我國4月份旅客人次達140萬名 年比增4.5%
  • 銜接萬國通道和芬維爾連路 第一階段延長道路16日通車
  • 陳振聲鼓勵家長在選學校時 考慮什麼學校更適合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