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開著車子,從相反方向朝對方加速駛去。
過程中,誰先認慫轉彎,就是「雞」(意即懦夫或膽小鬼)。
一路開到底而不閃避的人,則會成為贏家。
但比賽過程也可能出現最壞的結果:兩車互不相讓,結果迎面相撞,兩敗俱傷。
這種遊戲,被稱為膽小鬼博弈(The Game of Chicken),後來衍生為討論國際局勢的賽局理論。
美國總統特朗普最近似乎也把膽小鬼遊戲玩得有聲有色,關稅戰就是他的主戰場。
一方面,被關稅「伺候」的外國公司為保住美國市場,可能選擇作出減價或被迫把工廠遷至美國。
但另一方面,要支付關稅的,畢竟還是美國的進口商。這些進口商可能選擇自行吸納因關稅提高的成本,但也可能轉嫁給美國消費者。
換句話說,即使他國企業真如特朗普所願被關稅鐵拳「揍扁」,美國企業恐怕也會陷入生意難做的窘境,而美國消費者更將面臨新一波物價上漲的折磨。
過去的例子也顯示,關稅並未如特朗普所宣稱般,能使各大企業將生產線移回美國,促進當地就業和工資水平。
有鑒於關稅的雙刃劍特性,外界曾一度期盼,骨子裡有商人魂的特朗普縱使再瘋狂,應該也不至於讓關稅戰全面開打。
所謂的關稅威脅,或許只是他的談判籌碼,目的是要讓其他國家在特定議題上作出讓步。
豈料,特朗普2月1日突襲式簽署行政命令,以防止芬太尼類毒品持續流入美國為由,宣布對加拿大和墨西哥所有進口商品課徵25%關稅,中國的進口商品則將在原有基礎上,再加征10%關稅。
此舉讓外界大跌眼鏡:原以為只是說說而已,沒想到他竟動起真格。
加拿大和墨西哥趕在大限前做出讓步,承諾收緊邊境管制和加強肅毒力道,成功換取特朗普暫緩執行關稅30天。
與此同時,中國則展開反制,對部分美國進口商品徵收10%至15%的關稅,並採取限制稀土出口等報復性措施。
雖然看似以牙還牙,但根據投資銀行高盛的分析師估計,中國的關稅反制,只針對總值14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遠低於被美國關稅「伺候」,總值5250億美元的中國貨。
一般預料,中國擲出相對溫和的反制措施,是在爭取談判空間,保留迴旋餘地。
除了中、加、墨三國,上個月底,哥倫比亞也曾在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下,決定U轉接受載有被驅逐移民的美國軍機降落,巴拿馬也在特朗普挑起巴拿馬運河主權爭議後,宣布退出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
特朗普上任兩周以來,膽小鬼遊戲玩得得心應手,似乎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對手服軟,率先轉彎,避免「兩車相撞」。
目前,兩國似乎都傾向採取「讓子彈飛一會兒」的策略。
從理性角度來看,不戰而屈人之兵,避免升級成全面關稅戰,符合雙方利益。
中國國內經濟仍面臨不小挑戰,應該會試圖避免衝突升級;對特朗普而言,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關稅工具,最好也只是作為備而不用的談判籌碼。
在膽小鬼遊戲中,讓對手相信自己絕不會轉彎,是大獲全勝的關鍵。
一些飆車少年為表達絕不轉彎的決心,會在行駛途中把方向盤拆下,丟出窗外,藉此嚇阻對手,使後者作出退讓。
早前有消息傳出,特朗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原本將在美國時間周二(4日)展開電話會談,但特朗普較後受訪時卻表示,自己並不急著與習近平商談。
除了特朗普自己(就連其親近幕僚恐怕都未能參透其想法),沒人知道,為達到特定議程,特朗普會不會有更瘋狂的舉動,那些看似荒謬的威脅,又會不會成為現實。
新加坡和美國的經貿關係密切,但好在新加坡對美國是貿易逆差,不在特朗普最在意的所謂「公平貿易」雷達之下,應不至於被迫和特朗普玩」膽小鬼遊戲「。
但如同外交部長維文昨日(4日)在國會所言,貿易是新加坡經濟的重要命脈,即使逃過美國關稅的直接衝擊,一旦全球貿易秩序被打亂,新加坡恐怕也難逃間接傷害。
特朗普在全球範圍的膽小鬼遊戲預料仍會持續一段時間,面對這位讓人難以捉摸的美國總統,外界也只能希望他是粗中有細,玩歸玩,別真玩出火。
若不幸的,膽小鬼遊戲的雙方都是瘋子,皆把方向盤拆掉丟出車外,那大家也只能自求多福。
貿易戰一旦打響,多年以來全球化的努力恐將成泡影,各國勢必難逃多敗俱傷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