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我從中國進口加工肉類食品,被罰1萬2000新元!」

2025-02-07

最近食品安全又雙叒叕出事了!

一名男子因非法從中國

進口加工肉類食品

被判處罰款1萬2000新元

到底發生了什麼?

一起來看看吧~

非法進口肉類產品被查

新加坡食品局在1月15日發布文告稱,早在2024年4月16日,新加坡關稅局人員發現宋文揚(譯音)在沒有持有效進口執照的情況下,從中國進口了一批加工肉類產品。隨後,案件被移交食品局進行深入調查。

食品局在調查中查獲了超過120公斤未申報的加工肉製品,包括午餐肉和牛肉麵,這些非法進口的肉類產品已被全數充公。

近期,經過審理,國家法院於1月15日判處宋文揚罰款1萬2000新元

類似事件頻發

其實,像這樣的事件並非首次發生。2023年8月10日,一名51歲的新加坡本地男子,因從中國非法進口超過180公斤的肉類和海鮮產品,被判罰款1萬5000元

當時,移民與關卡局人員在巴西班讓掃描站檢查貨櫃時,發現了這批未申報的產品,案件隨即移交食品局調查處理。

(圖源:聯合早報)

更早之前,2022年11月,進口商因未持有效執照從印度尼西亞非法進口超過350公斤的肉類及海鮮產品,其公司及董事各被罰款1萬7500元

這批未持有效進口執照的產品是在樟宜航空貨運中心被執法人員發現的,食品局隨後展開了調查並沒收並銷毀了所有產品。

(圖源:聯合早報)

非法進口風險大

新加坡食品局強調,所有進口食品須符合食品局規定,僅持牌進口商可進口,每批貨需報關並持有效許可證。肉類及製品只能從獲批國家和認可供應商進口,確保符合新加坡食品安全標準。

根據新加坡法律,非法進口肉類產品用於銷售的違法者,一經判定可能面臨最高5萬元罰款或兩年監禁,重犯者罰款可提高到10萬元,監禁最長三年

食品認準正規渠道

非法進口食品來源不明,可能帶來食品安全隱患。作為消費者,我們平時購買食品也要認準正規渠道,避免來路不明的產品。

(示意圖)

同時,作為進口商,無論是個人還是公司,都需要嚴格遵守食品局規定,確保進口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靠大家,一起守護安全、健康的消費環境!


相关文章

  • 震驚!新加坡16歲少年豪擲千元享受"特殊服務",父母臥底揭發按摩店黑幕!
  • 新加坡新冠病例激增17%,創年度新高!一大波人再現:刀片嗓
  • 三名拉丁美洲籍男子飛新加坡,闖豪宅盜走大量現金和珠寶!27小時內遭警方逮捕!
  • 南洋理工大學男學生在女廁外徘徊欲偷拍,當場被擒
  • 膽大包天!新加坡富人區連發3起盜竊案!美金新幣被狂掃!
  • 最新!一度被瘋搶的新加坡國庫券收益連續下跌!還能買嗎?
  • 女廁外偷拍未遂?涉案NTU男學生當場被擒!
  • 新加坡政要齊發祝福!為什麼東南亞國家都在過節?
  • 中國香港與新加坡財富抉擇:資金投向何方?這3大投資誤區你絕不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