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發現蝙蝠軟蜱 吁注意傳播病毒風險

2025-02-10

(新加坡綜合電)新加坡與海外研究員共組的跨國團隊在新加坡10種蝙蝠身上發現2種軟蜱。專家指出,蝙蝠身上的軟蜱等寄生蟲往往僅以蝙蝠為宿主,尚無證據顯示這些軟蜱會叮咬人類,但若遭叮咬可能引發疼痛、發熱病症,不可忽視傳播病毒風險。

蜱是一種寄生性生物,可能寄生於哺乳類、鳥類、爬蟲類等動物。這次在蝙蝠身上發現的類型,尚無證據顯示會叮咬人類,然而,近年蜱蟲構成的疾病傳播風險受到關注。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2011年至2020年間,由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領導的研究團隊,在新加坡11個地點鋪設霧網等陷阱暫時困住蝙蝠,以便對蝙蝠身上的寄生蟲進行採樣與分析。

短耳犬蝠。

蝙蝠是夜行性動物,研究員只能在入夜時進行工作,一般在傍晚6時開始設網,到了午夜才完成樣本收集。研究員全程需要全副武裝,佩戴防護設備以免感染潛在病原體。

報導指,樣本帶回實驗室後的分析工作相當耗時,透過顯微鏡才能確定蜱蟲的種類。而新加坡已知有大約25種蝙蝠,跨國研究團隊捕捉到的蝙蝠,包括長舌果蝠、短耳犬蝠,以及短吻果蝠。

根據研究團隊日前發表的報告,在10種蝙蝠身上發現2種軟蜱,為「Ornithodoros batuensis」和「Argas pusillus」,前者是首次在新加坡發現。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專家劉虹妏受訪表示,軟蜱有傳播病毒的風險,也曾有寄生在人類身上的案例,全球的蜱蟲監測工作近年持續加快,新加坡對軟蜱的研究不足,應投入更多資源以了解蜱蟲的生物多樣性與分布情況,以及其在複製和傳播病原體所扮演的角色,了解這類寄生蟲對公衛構成什麼樣的威脅非常重要。

不過,報導指,蝙蝠身上的軟蜱等寄生蟲往往僅以蝙蝠為宿主,並只出現在蝙蝠棲息地周圍,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這些軟蜱會叮咬人類。劉虹妏表示,只要人類不打擾蝙蝠的棲息地,應該就不用擔憂會有任何健康風險。

文:綜合報導

圖:網際網路


相关文章

  • 新加坡榜鵝路轎車撞巴士釀命案,一名女乘客送院後不治身亡!
  • 細節公布!NUS中國留學生自導自演綁架案最新進展
  • 獅城法拉利馬國失控撞車 全車燒成廢鐵車主幸逃命
  • 新航集團在2024/25財政年凈利和收入雙雙改寫新高
  • 總理找議員討論組閣 蕭振祥:我是其中一人
  • 命喪吉隆坡民宿新加坡男女 駕豪車代步曾多次外出
  • 「人肉擋車」糾紛女司機上訴失敗 維持12個月禁駕令
  • 志願組織社區活動上提供自我採樣服務 讓女性自行完成子宮頸癌檢測
  • 膠帶封窗房裡燒炭 獅城男女命喪吉隆坡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