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冀政府在預算案宣布措施 以減輕成本負擔

2025-02-12

物價高成本漲 本地業者冀政府在預算案宣布措施助減輕成本負擔(12/02/2025) 物價高漲,企業的營運成本也水漲船高。受訪的各行業老闆希望政府能在新財政年預算案中加大對企業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在租金、人力和開拓海外市場方面。

物價高漲,企業的營運成本也水漲船高。受訪的各行業老闆希望政府能在新財政年預算案中加大對企業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在租金、人力和開拓海外市場方面。

本地服飾公司德客創辦人兼執行董事徐俊賢說,自冠病疫情以來,人們的購物習慣已經改變,實體零售店面對網購平台的競爭,加上人力、租金等成本越來越高,生意越來越難做。

新元走強消費者到鄰國花錢 零售業者生意難做不僅如此,近年來新元走強,也限制了外國遊客在本地的消費力度,更多遊客,甚至本地人都選擇到鄰國消費。

「冠病疫情過後出現了報復性旅遊的現象,那個其實影響很大,因為我們發現現在的11、12月,星期六、星期天生意好像跟平時沒兩樣,11、12月在烏節路的人真的是少了,商場人也是比以前少了。外國的消費者因為新元匯率(高),覺得東西都太貴了,在這裡旅遊的天數也減少了。以前他們可能來四天、三天,現在可能減少到兩天,因為覺得住在這裡都非常的貴。以前可能他們去一個七、八日游,在新加坡可能待三、四天,現在可能才待兩天、三天,就從這邊轉到馬來西亞了。所以我覺得這方面會有影響,因為來這裡的人覺得消費有點太貴了,吃啊住啊。」

近年來海外業者進軍本地零售市場,也加劇了競爭,尤其一些大品牌不惜成本砸錢租下優質地點的店面,更是讓本地業者難以競爭。

他說,公司目前的業務規模比疫情前少了三成,人手則少了五成。為開拓商機,三年前他開始朝海外發展,尤其集中在鄰國馬來西亞。疫情前,公司的海外業務僅占一成,目前已增加到三成。

放眼未來,他計劃進軍更多本區域市場。至於本地市場,因人手短缺,要進一步擴充會有難度。他希望政府能宣布更多措施,解決企業面對的人力問題。

「第一個就是我們做生意的話,最需要的就是人力。不過在沒有人肯做我們這個服務行業的時候,我們作為老闆是很忐忑不安的,因為我要做生意,我又找不到人,而且我找到的人又不想做我們這份工,所以我覺得政府應該去增加服務業的quota,請人的quota,因為我覺得真的很少新加坡人想做服務業這個行業了。加上quota、levy是一個非常高的成本。」

他也呼籲政府進一步簡化申請補助等的流程。

「另外一個是希望政府去簡化一些申請的流程,因為我覺得有時太多不同的機構去申請不同的東西。總理有提到要簡化部門的流程,我覺得這是應該加快腳步的。現在我們很像是軍事,我們什麼都會啊,這個要查上這個網站,那個要查上這個網站,查了又要去詢問。如果那個流程沒有簡化的話,變成現在每個員工都變成什麼都要會。然後還有一些培訓方面,在推廣國際市場,降低一些稅收和運營成本的方面,也希望政府能幫助。」

餐飲業者希望政府助海外宣傳餐飲業同樣面對嚴峻挑戰,尤其越來越多海外品牌進軍本地市場。三盅兩件聯合發起人及董事黃維德認為,本地餐飲業者必須不斷提升品牌和提高效率,否則會失去競爭力。他指出,我國的「獅城之心」(Made With Passion)標籤品牌就是本地企業最有力的活招牌,應善用這點。

黃維德強調,好的公司不必依賴政府的援助。不過,政府可在其他方面扶持本地企業。他希望政府能宣布更多措施,幫助本地餐飲業者進軍海外市場,把本地品牌發揚光大。他建議政府推出項目,肯定本地土生土長品牌的貢獻,也可⁠贊助本地餐飲業者在國內外宣傳。

商家希望政府勿加重企業成本負擔也有企業老闆希望政府能在在當前時局不明朗的情況下,減輕企業的成本負擔。

本地石油設備供應商MTQ集團的董事柯文偉說,儘管公司近幾年業務穩定,但不排除可能出現成本高於收入的情況,屆時將難以維持下去。

「本地業務的挑戰就是第一,我能夠維持整個收入增加嗎?到底需求是如何?要達到穩定地發展是可以的,不過成本這幾年來也增加了很多。勞工是一點,物流方面的成本也很重。現在比較擔心是收入可能會減少。如果利潤還慢慢提高,成本可以控制。但如果連收入都減少,就比較困難。收入不增加,其實生產力很難增加的。」

也是新加坡全國僱主聯合會副會長的柯文偉也觀察到,經濟前景不明朗,中小企業在削減成本,尤其是人力成本方面,進退兩難。

「大家都知道員工還是不容易找。大公司如果面臨這個(人力成本高漲)情況的話,它們可以裁員,稍後再請回來。中小企業都不敢這麼做,因為它們知道一旦失去員工就很難再找回來。所以大家都儘量控制其他方面的成本,不要讓它增加,可能原本要擴大的項目稍後再打算。都是往這方面來考慮。」

柯文偉希望政府能在這次預算案採取較保守的做法,不要提高外勞稅、產業稅,以免加重企業的負擔。

他也說,觀察到一些企業因為本地營運成本上漲而把部分業務轉移到成本相對較低的海外市場,或是開拓海外市場以增加收入來源,他認為這是短期可行的做法,但要真正控制成本,提高生產力還是最實在的做法,因此企業還是要善用政府資源,在員工培訓、業務數碼化和轉型方面再加大力度。

 


相关文章

  • 將懷孕6個月的妻子和4歲女兒勒死!與屍同床9天,新加坡一惡性家庭兇殺案......
  • 不買珠寶不准離店!中國旅遊團入境新加坡後竟被困『小黑屋』…
  • 小心!這種"兼職"可能要坐牢 新加坡最新判例給所有掛名董事敲警鐘!
  • 李凱馨辱華風波延燒 《赴山海》恐砸千萬人民幣「用AI換臉」
  • 黃永宏呼籲政務官別用社媒反應衡量表現 網民給了他最暖「成績單」
  • 樟宜機場巨無霸級航站樓T5,最新細節流出,總理出席動土儀式
  • 史迪奇空降濱海灣花園!7米巨型滑梯免費玩
  • 小一報名時間定了!最新規則公布
  • 新加坡EP續簽越來越難了?薪資達標仍被拒,空殼公司被查,這些坑千萬別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