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留学别乱来!先弄懂新加坡的教育分流体系

2025-02-14     静姝     3340

好生涯新加坡留学按新加坡的基础教育享誉全球,也吸引了众多国内的家庭想要将孩子送到新加坡就读,但是大部分人对新加坡的教育体系知之甚少,在学校和年龄段的选择上也是一头雾水。特别是想进新加坡政府学校的家长,孩子将会面临三次大考分流,难度和压力不亚于国内。有意送孩子到新加坡留学的家长,建议先把基础知识打好

今天我们将从政府学校、国际学校两个方向,来讲清楚读懂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分流制度和课程体系。

众所周知,新加坡的学校主要分为三大类:政府学校、私立学校、国际学校。

低龄留学别乱来!先弄懂新加坡的教育分流体系

Part.1

政府学校

新加坡公立教育体系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其“分流制度”,贯穿新加坡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共有三次分流机会,根据学生在当下阶段的学校表现和智力水平作出分流,实现“因材施教”。

第一次分流:PSLE

第一次分流出现在小学六年级的小六离校考试PSLE(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类似国内的小升初考试,学生们会根据成绩分流到不同的中学课程。也就是说所有小六的孩子们要在8月至10月期间参加这场"生死大考",考完后,就决定了孩子初中去哪儿,未来学什么。

低龄留学别乱来!先弄懂新加坡的教育分流体系

以往,PSLE大考后,学生会根据考试成绩分流到以下方向:

直通车计划(Integrated Program):成绩前 5% 的学生可以参加直通车计划,可以说是大学直通车,学制 6 年,4 年初中,2 年初级学院(类似国内的高中),中途不需要分心准备 O-Level 考试,直接在中六结束时参加 A-Level 考试,升入大学读本科。

快捷班(Express Stream):50% 左右的学生升入快捷班,学制 4 年。中四结束后需要进行 O-Level 考试,成绩优异的进入初级学院。

普通学术班(Normal Academic):20-25%的学生进入普通学术班,学制 5 年。在中四(初中)结束后参加 N-Level 考试,合格后升入中五再参加 O-Level 考试,成绩优异的进入初级学院,大多数会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或者直接工作。

普通工艺班(Normal Technical):15-20% 的学生进入普通工艺班,学制 4 年或 5 年,中四结束后参加 N-Level 考试。极少数人可以通过 N-Level,然后再读一年参加 O-Level 考试。如果 O-Level 考成绩太差,可以留级重考,也可以直接进入技术学院 ITE 学习。

自2024年起,分班不再按传统的“快捷班”和“普通班”,改成按“科目编班制”。不同科目难度分为三种:G1、G2、G3。以三个中学分配组别(Posting Groups)选校。三个中学分配组别:PG1, PG2和PG3,分别相当于原来的普通工艺源流、普通学术源流和快捷源流。选哪一档,取决于小学离校考试PSLE的考试成绩,通俗来说就是小学成绩决定了初中学啥!

小贴士:通过AEIS政府学校入学考录取的外国学生都会被分配到G3的班级,被认为是最棒的外来人才。

第二次分流:O水准

第二次分流出现在中学毕业考试,通过O-Level考试实现的分流,根据成绩进入不同的学校,也可以理解为初中毕业的升学考试。国内的学生中考后是“五五分流”,新加坡,呵呵~

低龄留学别乱来!先弄懂新加坡的教育分流体系

初级学院Junior College(JC):大概只有35%的学生可以进入JC,相当于国内的高中,学制为两年,课程完成后学生们会通过A-Level考试,申请新加坡的公立大学或世界其他顶级名校。

理工学院Poly/工艺教育学院:其余学生会进入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共5所)或工艺教育学院。理工学院学制三年,毕业后获得专科文凭(与国内不同,新加坡专科毕业社会认可度高,毕业就业率可达98%)

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直接就业;也可以选择根据A-level考试申请新加坡公立大学或其他国家的大学,继续攻读本科学位;也可以选择进入新加坡私立大学就读本科、硕士学位。

第三次分流:A水准

第三次分流,也是最关键的一次分流:A水准考试。这是通向全球名校的最终挑战,几乎是“新加坡版高考”。但与中国高考不同的是,A水准竞争没那么多人,每年只考1.3万人,试想一下,和中国上千万考生相比,真是“佛系高考”了!不过别小看它,考得好,直接去牛津、剑桥,顺利晋级学术大神!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