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静茹泪洒春晚,她终生未嫁的“阿嬷”有着怎样的南洋传奇人生?

2025-02-14     静姝     3293

2025的蛇年春晚

情歌天后梁静茹走上舞台

灯光如梦似幻

她缓缓开口唱起《住在心里的人》

梁静茹泪洒春晚,她终生未嫁的“阿嬷”有着怎样的南洋传奇人生?

赶路的人哪 别害怕 山高路遥

阿嬷说 有目标就好

日子偶尔地 弯弯腰 没大不了

柔和悦耳的旋律缓缓流淌

梁静茹的声音充满了思念与感情起伏

让观众不知不觉听得流了泪

梁静茹泪洒春晚,她终生未嫁的“阿嬷”有着怎样的南洋传奇人生?

歌词里的“阿嬷”

唱的是她的奶奶——梁笑开

梁静茹的演艺生涯

还有她身上那份柔中带刚的坚韧

都与这位传奇奶奶密不可分

NO.1 自梳女远赴南洋开启传奇人生

上世纪30年代,广东顺德。 还是少女的梁笑开站在屋檐下,望着远方的一轮明月。她知道,这座生养她的村落,终究留不住她。 粱笑开决定做一名自梳女。

梁静茹泪洒春晚,她终生未嫁的“阿嬷”有着怎样的南洋传奇人生?

自梳女示意图

自梳女,是中国近代社会中特殊的一群女性,她们生于广东一带,却不愿受包办婚姻束缚,选择在成年后自行梳起发髻,宣誓终生不嫁人,一辈子靠自己的双手谋生

她们在亲友见证下举行“开梳”仪式,发誓终身不嫁,以此摆脱婚姻的桎梏,换取更多人生选择。

梁静茹泪洒春晚,她终生未嫁的“阿嬷”有着怎样的南洋传奇人生?

自梳女示意图

自梳女,也意味着与传统社会的期待对抗,更意味着她们未来的人生充满未知。

但粱笑开知道,留在村里等待家人安排婚事,才是她真正无法接受的命运。于是她和几名同村姐妹一起,带着仅有的盘缠踏上了远赴南洋的船,穿越茫茫大海,前往陌生的马来西亚,寻找独属于自己的人生。

NO.2 因文盲被骗光积蓄,重头再来

抵达马来西亚后,梁笑开选择了做家庭佣工的工作。她日夜操劳,为富人家的孩子洗衣做饭,熬夜缝补衣物,吃的是雇主家剩下的饭菜,住的是逼仄潮湿的杂物间。

即便如此,她也从未抱怨。她早已明白,身为一个自梳女,没有人会替她安排未来,唯有自立才能换来生存的机会。

梁静茹泪洒春晚,她终生未嫁的“阿嬷”有着怎样的南洋传奇人生?

图源:梁静茹采访报纸

就这样,梁笑开一分一分积攒下微薄积蓄,有能力与人合资买下一块地,她太想拥有一间属于自己家,不必再寄人篱下。然而因为文盲不识字,对合同一窍不通,粱笑开一腔信任地在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却不知内容早已被篡改——多年积蓄被合伙人卷走,她却连一张地契都没能拿到手!多年努力付诸东流!

梁静茹说,一直到她长大后,奶奶每次提起此事仍然忍不住流泪,哭得像个受伤的孩子。可奶奶从不沉溺于悲伤,每一次跌倒,都会咬牙站起来。

梁静茹泪洒春晚,她终生未嫁的“阿嬷”有着怎样的南洋传奇人生?

被骗了,就重新赚,只要人还活着,就还有希望。没有依靠,就学会依靠自己!

一分又一分的攒,粱笑开终于在马来西亚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Kopitiam,楼上有一个小阁楼,她便在这里落了脚。

NO.3 没有“血缘关系”的至亲

在梁静茹的记忆里,年轻时的奶奶,总是身穿蓝、黑、灰色的斜襟唐装,头发盘起梳成大髻,脚下是一双布鞋,双手麻利地收拾著店里的桌椅,脸上总是带着岁月磨砺出的沉稳与刚毅。

只有过年时,奶奶才会穿上一件亮色的缎布衣裳,漂亮得让人移不开眼。

选择做自梳女,粱笑开便没有自己的孩子。她收养了三名孩子,其中一个便是梁静茹的父亲,虽无血缘,却以“梁”姓相连,一代代传承下去

咖啡店里,粱笑开卖生熟蛋、烤面包,也一根根卖香烟。她节俭到极致,家里的米饭一定是计算好人数来煮,每一粒米都珍贵;破旧的高脚椅要锯掉坏掉的部分,继续使用;要开源节流,就把家里多的房间租出去赚一分收入。

梁静茹泪洒春晚,她终生未嫁的“阿嬷”有着怎样的南洋传奇人生?

示意图

她不允许家里有任何浪费,塑料袋要折好,水要存着再利用,就连焦饭也是她碗里的一部分。

“你知道吗?”梁静茹说,“我们卖香烟,是一根一根卖的喔。”

奶奶过世后,梁静茹和家人收拾她的东西,发现了好多烟盒,那种圆形的铁烟盒,是梁笑开用来存放钱币的。

那一刻,梁静茹仿佛看见了奶奶蜷缩在柜台后的身影,瘦削的手指一根根地取出香烟,递给客人,又小心翼翼地把硬币塞进烟盒里。

她们一家人的日子、她和爸爸姑姑们的人生,都是奶奶这样一点点攒出来的,滴水成河,把他们没有血缘关系的一堆人汇成世界上最紧密的“至亲”。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