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治大国如烹小鲜,两千年后治岛国如烹小鲜?

2025-02-14     静姝     2379

先秦时治大国如烹小鲜,两千年后治岛国如烹小鲜?

“治大国,若烹小鲜”出自老子《道德经》,大致的意思是:治理大国,就要像煮菜一样精心炮制,火候要恰好,也要注意佐料,相信大家耳熟能详。

大选脚步将近,朝野政党的新脸孔近日陆续浮出水面,让红蚂蚁想起这句话。

怎么说呢?还是从人民行动党阿裕尼团队大换血说起。

人民行动党总部星期四(2月13日)上午宣布:

清洁公司主管洪子扬博士接替赖添发,出任勿洛蓄水池—榜鹅支部主席;

墨睿设计事务所常务董事刘克元,接替沈茂强出任巴耶利峇支部主席;

牙医费萨尔(Dr Faisal Abdul Aziz)医生,接替山水·卡玛尔(Shamsul Kamar)领导加基武吉支部。

就连后港单选区也有人事调动,私人执业律师林于晖接替林伟良,出任行动党后港支部主席。

大约三个星期前,人民行动党盛港东支部主席也换了人,原主席罗邦伟以个人健康为由卸任,由本地饮食集团Creative Eateries总监王诗佳接任。

先秦时治大国如烹小鲜,两千年后治岛国如烹小鲜?

王诗佳(左一)与人民行动党其他盛港支部主席黎曦怡、埃尔米副教授和蓝彬明医生一同出席2月9日的盛港集选区农历新年晚宴。(取自蓝彬明脸书)

卸任的支部主席当中,沈茂强、林伟良和罗邦伟都还是最近一、两年才亮相的“新人”。

早些时候不是说要让选民有多点时间认识这些新人吗?大选即将来临之际,以另一批新人取而代之,是否等于这些“旧人”的耕耘就此付诸东流,削弱竞选团队的实力?

在政治观察家看来,那可未必。

新加坡管理大学杨邦孝法学院副教授陈庆文接受亚洲新闻台访问时指出,现在还有足够时间让新脸孔在选区内走动,也让人民行动党评估他们的表现。

“如果人民行动党觉得有什么不妥,例如选民对某位准候选人印象不佳,就得换人。”

独立观察员Felix Tan则认为,人民行动党连续推出多个新脸孔,有别于以往的作风:

“与其引入高学历或高职位、看来有胜算的人选,他们宁可让准候选人接触选民,看看谁真正能跟选民打成一片。”

“如果他们胜选,就能当上该区议员。即使输了,经此一役,他们也会获得经营党支部的经验,在未来的大选中可以调派到另一个选区。”

红蚂蚁猜想,如果两位观察家分析准确,那行动党可能是上届大选被最终退选的林绍权“烧到手”之后,想出这个对策。

林绍权原本准备代表人民行动党参选,岂知正式亮相后连日被军中同袍、同学、船厂下属甚至邻居炮轰起底,几天后便宣布退选。

类似事件若重演,不免让人质疑行动党遴选候选人的机制,由此看来,早些借助选民的火眼金睛为准候选人“验明正身”,避免最后一分钟换人的窘境,倒也可行。

当然,这样的做法也让出来锻炼的可能候选人在热身时期,就确切了解献身可能会碰到的问题、面对的压力,万一不适应,也可以尽早有条退路。

先秦时治大国如烹小鲜,两千年后治岛国如烹小鲜?

洪子扬2月初走访后港海南村巴刹,向摊贩拜年。(取自洪子扬脸书)

但第二点更耐人寻味,让准候选人在反对党选区汲取经验,经过一番磨练,再调到其他选区应战,会更得心应手吗?

如果这的确是行动党的策略,反对党选区倒仿佛成了食品加工厂,把新鲜食材制成面条、茨粉等配料,然后送到行动党选区跟主料一起烹煮,端出一道美味佳肴,希望食客满意。

这说不定是“治大国如烹小鲜”两千多年后的演变:要胜选并治理这个岛国,也如同烹煮小菜一样。

当然,派准候选人到基层磨练,为未来大选做准备的策略也不是行动党独有。陈庆文指出,工人党也采取类似策略:

“工人党在新加坡东部也一样做长远计,等待时机成熟的一天。”

先秦时治大国如烹小鲜,两千年后治岛国如烹小鲜?

穆海明(右二)1月下旬陪同盛港集选区议员林志蔚(中)走访盛港选民。(取自林志蔚脸书)

据《海峡时报星期刊》报道,工人党近日也有大约9张新面孔出现。

但所谓的新面孔可能只是全国选民眼中的新面孔,其中好些人与工人党议员一同出席社区活动已经有一段时间,包括阿裕尼—后港市镇理事会高级产业经理穆海明(Abdul Muhaimin Abdul Malik)、从事科技业的Kenneth Tiong或是从事传播领域的Jackson Au,以及在马林百列区出现的高级律师尼荷哈佩星(Harpreet Singh)、走访东海岸区的律师汪文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