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野生动物验出奥密克戎,或进一步变异;越南撤侨,安排商业航班到中东和非洲

2022-02-11     于晏     17359

野生动物首次验出感染奥密克戎

研究人员对纽约州斯塔滕岛上捕获的131只白尾鹿进行血液及鼻咽拭子样本采集,发现近15%体内存有奥密克戎抗体,说明这些白尾鹿曾经感染过奥密克戎,并且可能出现二度感染。

全球首例,野生动物验出奥密克戎,或进一步变异;越南撤侨,安排商业航班到中东和非洲

(图源:路透社截图)

研究人员指出,只要在动物群体中出现病毒传播,就有可能与人类形成传播,更麻烦的是,这也意味着病毒有更多机会进一步变异成为新毒株。

专家指出,如果病毒在动物身上完成了新一轮变异,有可能对疫苗产生逃逸能力。这样,人们就必须重新更换疫苗。

路透社报道,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野生动物感染奥密克戎。

尽管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动物可以向人类传播奥密克戎,但是,美国去年八月曾通报,在俄亥俄州的野生鹿群发现冠病病毒,当时流行的是德尔塔株。

越南新增病例居高不下

2月9日,越南通报新增2万3956起确诊病例,累计240万4651起。

在2万3956起当中,只有3起是境外输入,其余皆为本土病例。仅仅河内一地就出现2949起,中北沿海的乂安省出现1900起,海防市出现1295起。

全球首例,野生动物验出奥密克戎,或进一步变异;越南撤侨,安排商业航班到中东和非洲

越南至今已经历四波疫情,共出现3万8614起死亡病例。

越南原本防疫策略为“清零”。去年七月至九月,由于冠病疫情而实施严格封控措施之后,越南政府宣布,转为采取“与病毒共存”的策略,从10月1日起解除封锁。

在封锁期间,越南欧盟商会九月透露,18%在越南的欧盟企业已将订单转移到其他国家,另有16%正在考虑这样做。十月开始的“用工荒”可能使这种转移加剧,而中国大陆是最可能的目的地之一。

越南之所以采取“共存”策略,目的是为了复工复产,使关乎经济命脉的制鞋、制衣、电子产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重回正轨。

近日,越南卫生部副部长阮长山接受越南快讯采访时表示,疫情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许多省市的轻症与无症状患者都是在家治疗,因此,卫生部正在草拟一套新的标准来区分疫情等级,将停止依据单日新增确诊数来评估疫情,而是参考住院与死亡人数。

有越南专家认为,在疫苗接种高覆蓋率的情况下,计算单日新增确诊数已经没什么重要意义,且还会影响对经济复苏所做的努力。

医学专家陈士俊表示,很难避免奥密克戎入侵社区,如果照旧以单日新增确诊数来评估疫情,许多省市将被认定具“非常高风险”或是“高风险”,这将严重影响生产与经营活动。

目前,越南18岁以上民众已有逾90%施打两剂冠病疫苗,其中逾10%已注射加强针;全国重症人数从一个月前的平均每天7500人,降至目前的6000多人。

政府批准外交部撤侨计划

由于不少公民滞留海外,难以通过常规民航渠道回国,越南外交部提出安排民航飞机撤侨计划,已获中央批准。

中央指示外交部,要“制定政策和措施,保护滞留国外的公民”。

全球首例,野生动物验出奥密克戎,或进一步变异;越南撤侨,安排商业航班到中东和非洲

(图源:越南外交部)

据越南外交部数据,越南滞留在外的公民在沙特阿拉伯有200人,在安哥拉有150人,在阿联有85人。

过去一周,外国航空公司执行了36趟航班,从新加坡、日本、柬埔寨、泰国、土耳其、阿联等国家和其他地区带回了2055个越南公民。

新马泰印菲正经历奥密克戎波

全球首例,野生动物验出奥密克戎,或进一步变异;越南撤侨,安排商业航班到中东和非洲

从图表上看,菲律宾奥密克戎波已大大缓解,印尼、新加坡正在大增,泰国、马来西亚开始增加。

158天以来的单日新高

马来西亚今增1万9090起

累计确诊病例破297万起

全球首例,野生动物验出奥密克戎,或进一步变异;越南撤侨,安排商业航班到中东和非洲

2月10日,马来西亚新增19090起确诊病例,累计297万5422起,破297万起。

这是自2021年9月6日的158天以来,马来西亚日增病例的单日新高。

截至2月9日午夜2359时,马来西亚医院呼吸机占用率33.7%;病床占用率69.9%;ICU病房占用率52.3%,轻症/无症状者使用的隔离中心 (PKRC,相当于方舱医院) 占用率57.2%。

全球首例,野生动物验出奥密克戎,或进一步变异;越南撤侨,安排商业航班到中东和非洲

马国的9万4515个活跃病例当中,88.8%病患居家康复,5.7%病患在PKRC方舱医院,住院的中症病患5.4%,在ICU的非插管病患0.1%,插管病患0.1%。百分比四舍五入。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