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亞太區最佳城市」美譽的新加坡 還缺些什麼?

2025-02-14

新加坡在國際上是出了名的好同學、怕輸生。

在不同科目的國際考試中,新加坡都會交出好成績。

較遠的不說,且說從去年底以來,幾個重要的國際評比,新加坡都站到了領獎台上。

鳥瞰新加坡。(聯合早報)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IMD)去年11月間發布2024年世界數碼競爭力排名(WDCR)新加坡第一,瑞士、丹麥第二第三。美國則下降了三位,排在第四。

報告指出,新加坡的優勢包括城市管理、高科技專利授權數量、銀行和金融服務以及公私合作。

12月間公布的布拉瓦尼克公共行政指數(Blavatnik Index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新加坡整體排名第一,是進入前十的唯一亞洲國家。緊跟在後的是丹麥、加拿大、挪威和芬蘭。

本月11日公布的2024年度廉潔指數,丹麥以90分連續七年居冠,緊接著是獲得88分的芬蘭,我國以84分排名第三,紐西蘭則以83分排名第四,挪威、瑞士和盧森堡以81分並列第五。

新加坡政府每年花費的每一分錢,都有審計署獨立對帳。圖為新加坡政府撥款舉行的城市藝術燈光秀。(海峽時報)相較於2023年指數,我國在2024年的得分進步一分,排名也上升兩個名次。繼續是排名前十中唯一的亞洲國家,也是2010年以來首次超越紐西蘭,成為亞太區最清廉的國家。

國際反貪組織「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的國際排名深受我國重視,這對新加坡的反貪反腐是一種肯定和鞭策。

其他國家的經驗顯示,一旦國家領導層缺乏意志力和決心,清廉始終是個「講」字,而且還會以國情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來自我開脫。

最新放榜的一個評比,新加坡也不客氣,榮登首屆亞太區最佳城市排名的榜首,之後依次排名就坐的亞太城市是:東京、首爾、香港、北京、曼谷、雪梨、上海、墨爾本和吉隆坡。

新加坡是一個宜居城市。(聯合早報)國際諮詢公司Resonance Consultancy星期三(2月12日)在宜居城市中心(Centre for Liveable Cities,簡稱CLC)舉行的講座上,發布了有關報告。該報告中有一段有趣文字,頗能點出新加坡的特點:

「在這裡,億萬富翁可以穿著人字拖散步,休閒的生活與超乎想像的繁榮自然地融為一體。」

它描繪了新加坡是個安全的繁榮城市。

這個排名從宜居度(livability)、受喜愛度(lovability)和繁榮度(prosperity)三大類別,從城市表現和觀感兩個方面,對亞太區100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大城市進行了評比。

在去年11月發布的世界最佳城市排名中,東京排名第四,新加坡則居排名第五。

世界最佳城市評選的觀感調查在全球30個國家進行,因此差距可能反映歐美受訪人群更熟悉或認可東京,亞太區的公眾則更認可新加坡

新加坡是個安全的繁榮城市。(聯合早報)這項排名調查,是基於受訪者的「觀感」,但是「觀感」是來自實際的體驗、感受和累積印象。

新加坡得到的「印象分」最高,也即表示新加坡多年來在提高宜居水平方面所作的點點滴滴都得到回報,別人看在眼裡,嘖嘖稱奇,新加坡人卻可能習以為常而當作理所當然。

例如,遍布全國各個角落的有蓋走廊,幾乎已成了一項社區發展必要的基礎設施。它為熱帶小島國的居民遮陽又擋雨,高度親民利民,也可鼓勵國人放棄汽車,多使用公共運輸,一舉數得,合情合理,也符合成本效益。

新加坡無處不在的有蓋走廊,艷陽高照時不必怕曬、下雨時不帶傘也不必擔心會被淋濕。(聯合早報)新加坡政府再厲害,樣樣行,也不能改變熱帶的炎熱天氣。

但事在人為,推行綠色環境,建長廊,為組屋外牆塗上隔熱漆等等的努力,在於不斷改善新加坡的宜居環境,而最後一關,還是有賴於國民的素質。

新加坡人要作為全球最宜居城市的幸福人群,就必須不斷提高公民意識和公德心,不隨意弄髒公廁、不高樓拋物、不在地鐵車廂內高聲講手機、不霸住博愛座位……

這麼一來,「亞太區最佳城市」的美譽,才當之無愧。


相关文章

  • 主持一姐愛女:「中國人都是傻X」 慘遭劇組除名
  • 魏成輝晚宴風波:部長們與蘇海金的偶遇,為何引起軒然大波?
  • 中國小伙接神秘任務:繞飛3國入境新加坡,將14部手機丟垃圾桶!
  • 荷蘭生產罐裝羽衣甘藍或含橡膠碎片 食品局下令召回
  • 百萬元組屋成交量創紀錄!大巴窯單套最高149萬
  • 新加坡工業區突發大火,濃煙遮天蔽日數公里,周圍居民緊急疏散
  • 砸30億新元搞AI?新加坡的AI戰略已經進入next level
  • 速看!新加坡8個主流招聘平台,輕鬆找工作不用愁
  • 驚險!宏茂橋兩車猛烈相撞損毀嚴重,女童昏迷!目擊者挺身救援,現場畫面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