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熙接下來會專注在藝術和教育領域的發展。(新明日報圖)
(新加坡訊)學成歸國,星二代陳熙將轉換跑道,往藝術和教育領域發展,他坦言有壓力,但慶幸獲得未婚妻和家人的支持。
《新明日報》報道,陳熙本月11日從英國回到新加坡,他透露回來後就忙著處理搬家事宜。
他說:「太累太忙了,還有很多東西還在處理,像是安裝WIFI、買家具等,就連情人節,我和未婚Mami(暱稱Mimi)都是在搬新家中度過。爸爸陳之財、媽媽向雲也幫了我們很多,從家裡搬了很多東西過來。」
陳熙和未婚妻Mimi。((新明日報檔案照)
盼今年舉行婚禮
待一切安定下來後,陳熙準備安排全家人到日本拜訪未婚妻的家人,同時完成兩人的傳統日式婚禮。至於新加坡的婚宴,陳熙希望能在今年,最遲明年初舉行。
對自己升為「人夫」,他信心滿滿,覺得夫妻在一起生活,溝通很重要,要懂得聆聽、了解、體諒彼此;至於生育計劃,他表示一切順其自然,不過他希望能有1男1女。
朝藝術領域發展 想辦畫展
在倫敦完成藝術文化管理碩士課程,陳熙接下來會專注在藝術和教育領域發展。
他說:「很榮幸受邀參與新加坡國大陳愛麗絲與彼德寄宿型學院的藝術家駐留項目,我將和學生分享與藝術相關的知識。這是我沒嘗試過的,感覺會很有趣,或許我可以往教授這一職業發展。」
他也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合辦畫展。
他在倫敦時規定自己儘量每周畫一幅畫,目前已畫了54幅畫,記錄他在這一年多走過的各個城市。
33歲轉換跑道,同時建立自己的家庭,陳熙坦言有一定的壓力,不過很慶幸未婚妻和家人給予自己很大的支持和力量。
「Mimi常鼓勵我說生活就是如此,我們總是得同時兼顧想要的許多東西。無論面對什麼,Mimi一直身邊陪伴我、支持我,讓我可以勇敢做想做的事情,所以我真的很珍惜、很愛她,也會拼全力做好事業。」
陳熙(中)和父母陳之財、向雲的合照。(新明日報圖)
多一個身份 「不只是一名前藝人」
陳熙在2023年9月赴倫敦深造,他閒暇時喜歡到畫廊、博物館,參觀當地的藝術作品。
他說:「從1700年文藝復興時期到現代,我從這些藝術家身上學到很多東西,他們的藝術不只是觀察,也通過感覺、感受來呈現。」
「這些藝術家也讓我有了一些新的啟發,尤其是這些畫家的人生,他們不只是畫家,也是教授、學者,我希望自己也不只是一名前藝人,可以是一名創作者、畫家。」
提及在倫敦難忘的體驗,他表示,在新加坡無論去哪裡都很方便,也很快就能抵達,但在倫敦則需要耐心,有時遇到罷工或騷亂時還無法上課,什麼也做不了。
他說:「倫敦的開銷真的很大,除了兌換率、稅收,日常開銷也很高,兩個人搭地鐵,即使是一站,也需要約5英鎊,所以我們會儘量選擇走路;一杯咖啡約4英鎊、一碗面12英鎊,所以我們會自己煮。」
「在那裡,除了上課,我也兼職當AI培訓、賣畫和侍應生,雖然充滿挑戰但是很棒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