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加坡保險業「新動向」,時代變了

2025-02-18

近日,新加坡壽險協會(Life Insurance Association Singapore)發布了2024年保險行業報告,內容涉及新保單和保費數據,理賠和到期賠付數據,以及銷售渠道(財務顧問)的統計數據等。

透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窺探新加坡保險業的一些新變化和新動向,一定程度會影響到你2025的投保決定;與此同時,這份數據,也很好解答了一些客戶對保險存在的誤解。那麼今天我簡單做個總結,希望為有意投保的你一些參考。

第一,保險不是沒有用,反倒是賣的越來越多

新加坡壽險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單一保費保單(Single Premium)較去年增加了7.3%,常年保費保單(Annual Premium)增幅高達25.2%,整體加權保費獲得了19.7%的增長,加權新保單保費達58.7億新幣。

住院險方面,綜合健保雙全計劃(Integrated Shield Plans)和附加險(rider)的加權新保費達5.56億,同比增長49.1%。

可能還會有些人對保險存在誤解,會覺得保險沒有用,那麼2024年新增的58.7億保費,都是誰在買單呢?其實不難理解,正是由於這些年經濟前景不明朗,不確定性或偶發因素增多,於是更需要保險來分散或平衡風險,保險的魅力就在於,為你在這個不確定的世界裡,添加一份確定性。

第二,保險到底靠不靠譜?看理賠數據就一目了然

數據顯示,2024年新加坡全年身故和重大傷殘的理賠金額為10.34億新幣,重大疾病理賠金額為9.13億新幣;與此同時,為到期保單支付了161.7億新幣,2024年理賠和到期保單支付金額為181.2億,較2023年增加了33.4%。

對比2024年新保單保費58.7億,181億的理賠和支出金額還是蠻龐大的。有投保,有理賠,有支付,這才是保險的常態。

在新加坡,所有保險公司的運營,都要獲得金融管理局(MAS)的批准,並接受其嚴格監管,以確保保險公司遵守透明、公正和穩健的經營原則。理賠方面,也相對透明高效,這也是越來越多海外客戶選擇新加坡投保的重要原因。

第三,不滿足於儲蓄收益,與基金掛鉤的投資連接險ILP大增

由於經濟前景不明朗,不確定性增多,再加上常規儲蓄收益較低(但穩定),使得不少客戶選擇投資聯結保險(ILP),在獲得人壽保障的同時,又可累積財富。根據人壽保險協會數據,2024年投資聯結保單較2023年大幅增長41%,從2023年的15.98億增加至2024年的22.53億。

眾所周知,新幣儲蓄和美金儲蓄保險,一直都是新加坡的熱銷產品,憑藉穩健收益和確定性特點,獲得了很大青睞,像耳熟能詳的教育儲蓄、退休儲蓄、儲蓄年金等,相信你我都有配置。

從去年數據來看,一些客戶已不再滿足於儲蓄保險的穩定收益,而是想通過配置投資連接險,來獲得相對更高的回報。投資連接險,主要與基金掛鉤,一般採用每月或每年定投的形式,風險相對可控,中長期的收益空間很大,比較適合做教育和退休規劃。

第四,選擇財務顧問投保,已成市場主流

儘管去年宏觀環境艱難,但新加坡壽險總保費仍取得3.6%的同比增長,然而你知道嗎?選擇通過財務顧問(FA Representatives)投保的比重,上升到了40.7%,成為市場的主流;而銷售單一保險公司保單的經紀(Tied Representatives)下降到了33.3%,銀行渠道更是跌落到了17.8%。

這個結果可能讓很多人意外,但這就是事實。不是客戶的需求變了,而是時代變了。隨著自媒體和AI時代的到來,投保的信息差逐步被打破,客戶需求是不變的,就是尋找適合自己的產品,如果僅局限在一家保險公司,顯然不能滿足這個需求,畢竟每家保險公司都有它的拳頭產品,也並不是一家保險公司的所有產品都具備性比價。

因為財務/理財顧問,尤其是獨立財務顧問的存在,很好的契合了客戶的需求,通過一個理財顧問就可以做到多家對比,全面打破信息差,眾里挑一,不選貴的,只選對的,為客戶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保險產品。

正所謂,讓專業回歸專業,讓純粹回歸純粹。


相关文章

  •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 省錢了!這11樣東西在新加坡竟然比中國便宜,最後一個絕了
  • 新加坡新開的的奢侈品店有多少?全球排第5
  • 11家本地人強烈推薦的美食攤位!去新加坡西海岸就要這麼吃!
  • 🇸🇬全新的地下商場「Icon Link@ClubStreet」一起來看看有什麼好吃的吧🤤
  • 這味道太哇塞了!S$5就能吃到超足料的越南法棍麵包🥖而且口味超多!選到你眼花🤤
  • 新加坡美食合集
  • 🇯🇵日本最大二手時尚品牌店「2nd STREET」正式登陸新加坡!全場價格低至S$5‼️ 品牌陣容超豪華🤩
  • 新加坡大選:黃循財首次民意大考過關,重組內閣應對全球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