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換作是肩負著上百條性命的飛機師「酒駕」,那就更不堪設想了。
因此,日本廉價航空樂桃航空(Peach Aviation)最近一起相關事件,難免令人細思極恐。
該航空旗下一名機長在今年1月7日,執飛一趟從新加坡飛往日本關西機場的航班時,違反了禁酒規定,並逃避酒測。
根據日本國土交通部文告,涉事機長在執勤前的12小時內喝了兩瓶共一公升的啤酒。
這違反了樂桃航空的規定,樂桃航空禁止機組人員在出勤前12小時飲酒。
儘管該機長在執飛期間沒有受到酒精影響,但他和副機師在起飛前,並未按照規定進行酒精測試。
管理酒測工作的人員也未妥善進行相關檢查,導致該機師在沒有進行起飛前酒測的情況下,得以執飛。
為此,日本當局對樂桃航空提出嚴重警告,並要求公司在3月7日前提交措施報告,以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而根據《讀賣新聞》早前報道,兩名未按照要求進行酒測的機師最初被抓包沒進行酒測時,竟辯稱他們是「不小心忘記」酒測。
在新加坡,民航局規定,機師出勤前八小時內不得飲酒。
新加坡民航局也自2019年起,在樟宜機場及實里達機場推出隨機酒測措施。
所有從上述兩個機場起飛的飛機師都有可能抽查酒測,一旦超出每210公升呼氣多於0.02公克的酒精濃度,就不得出勤。
此外,被發現酒後執行任務的飛機師,初犯者將面臨最高5萬新元的罰款、或兩年監禁;重犯者則面臨高達10萬新元的罰款,以及5年監禁。
當局祭出這項規定前,一名新航機師2018年曾在澳洲因酒測不過關,導致航班遭取消。
該新航機師事後已遭解僱。
民航局也規定,所有在本地持有航空運營許可證(AOC)的航空公司必須實施酒精管理計劃,主動識別、管理並協助過量飲酒的機師康復。
根據規定,日本的國內航空在機師出勤前,必須接受酒測,即使只檢測出少量酒精含量,且在一般標準值以下,也禁止他們出勤。
日本國內航空也普遍在日本以外的機場設有酒測裝置。
但在嚴格規定下,仍有不少機師因貪杯而違規。
去年12月,日本航空一趟從澳洲墨爾本飛往日本成田機場的航班,因機師及副機師在執勤前一天過度飲酒,導致班機被延誤超過三小時。
兩位機師最終被日本航空開除。
去年4月,日本航空亦有一名機長在美國達拉斯飯店喝到爛醉,導致一趟從達拉斯飛往日本東京的航班被取消。
比較讓人寬慰的是,這些涉事機師都只是試圖「酒駕」,但在嚴格的酒測規定下,最終都沒有得逞。
雖然從統計數據上來說,飛機是最安全的交通模式,但人們在天上渺小如螻蟻,命運幾乎掌握在機師手中。
機師肩負無數人命,無論從制度面或個人責任來看,都有必要嚴以律己,千萬不可「來來來,喝完了這杯再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