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骑楼漫想

2022-02-12     缘分     64048

南洋骑楼漫想

南洋骑楼漫想

南洋骑楼

有人说建筑是一个城市文化的缩影和基本元素,一个城市或国家的风格首先表现在它的建筑风格和建筑特色上。所以,如果你想探寻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我觉得最好的切入点就是去看它的建筑与民居,因为那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无声书写着一种景观、一种文化、一种智慧。比如苏州有园林,北京有四合院,上海有石库门,日本有庭院,泰国有寺院,而南洋就有骑楼。

漫游新加坡,除了那色彩各异的组屋是新加坡建国以来“居者有其屋”的明证之外,新加坡的建筑最有特色的莫过于那路边常见的骑楼了:沿街延伸出一排立柱,形成一条有盖的行人长廊,于是二楼好像骑在一楼上面,所以顾名思义叫“骑楼”,这里的人也叫它“五脚基”。这样的长廊设计倒也是符合新加坡那多雨而炎热的天气,行人即使不带雨具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也可以在这些长廊下面泰然若之地走一段路,躲开那来去匆匆的大雨或是骄阳。翻查历史,骑楼是一种外廊式的建筑设计,它是18世纪下半叶,英国人来到印度,因为无法适应印度炎热的天气,于是在住宅前加了个外廊以遮风、挡雨及避阳,很快被当地人效仿。然后,随着英殖民势力的扩张,从而传至南亚、东南亚、东北亚而至中国。所以,骑楼建筑是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特别是南洋的骑楼,一楼经商、二楼以上住人,既遮风挡雨,又招揽生意,商住两用,美观而实用。现在想来,那百多年前的建筑设计正是符合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以流传,又一次证明了凡是有生命力的旧事物一定是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记忆里,这样的骑楼我在故乡也见过,那是上海金陵路一带,一路长廊,一路店屋,即使面对上海六月漫长的黄梅雨季,也可以在那里逛个不停,而不惧风雨。它是我求学时最喜欢逛的一条老街,九十年代初期它时尚而文化,曾与著名的上海南京东路比肩。那时那里有卖地道的上海小吃、文房四宝、各类中西乐器、外贸衣服……可以说是一个文化宝地。它和临近的南京路的人潮汹涌和繁华喧闹截然不同,它宁静中带着城市的烟火气,这边是著名的周虎臣毛笔宣纸店,那一边却是西洋乐器店,各类风格迥异的店在一条街上,却毫不感觉突兀。那时经济不宽裕的我和朋友们可以在那里度过一个下午,看看衣服,尝尝小吃、试试乐器、买买毛笔宣纸,在附庸风雅中打发时间,乐此不疲,因为“最美不过下雨天在骑楼躲雨的那一刻……”而今随着上海城市的变迁,金陵路的那些店已不复存在了;当然还有在福建厦门旅行时——那些来回可以走几遍的小街……但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大多的骑楼已经拆除不见了,只能留在记忆深处。

所以,来到新加坡后,看到这些色彩绚丽的骑楼惊喜不已!它保存完整,数量又多。其中,最令人浮想联翩的便是骑楼上那些保持完好的木制的百叶窗,有圆拱形的,有方形的,有的窗户周围上还刻着各类花纹。木制的窗户不同于现代的玻璃和金属,那么的明亮和刺眼,远远看到那半掩半开的木制百叶窗,或明或暗,让人禁不住会揣测那些窗户背后的一个个故事和一段段经历,彷佛充满着古老和神秘。还有那些贴在骑楼墙上的缤纷五彩的釉面砖,也叫人沉醉其中:有的是各种花卉;有的只是图案和花纹,用色却是那么的鲜艳,笔法又是那么的古朴;有的建筑上还刻着花鸟鱼虫兽的雕塑,栩栩如生,让人惊叹不已。这些花卉鸟兽看似普通,其实都包含着吉祥和喜庆的寓意:牡丹象征富贵,石榴象征多子多福,喜鹊代表喜庆,鲤鱼表示跃登龙门,猴子代表加官封侯……这些寻常的图案和花纹,承载着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期盼和梦想,表达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与展望,而且仔细看每一幢都不同,那些细节处无不体现了当时主人和工匠们的独具匠心和用心良苦,把这些称为艺术品也毫不过分。换个角度想,一幢建筑实际上是设计者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每天都对着路人进行着强制性的“审美教育”,然而有品味的建筑会营造公共的审美氛围,会推动整座城市文化的良性发展,这或许就是建筑能代表着城市文化的积淀和凝聚力的原因了。

南洋骑楼漫想

令人浮想联翩的便是骑楼上那些保存完好的木制百叶窗

于是无事所做时,我常会徜徉在这些南洋风格的骑楼间,在加东、在厦门街、在牛车水……边走边看,去感受它们静默无声的美,去感受光阴的故事,去翻开它神秘的面纱。有的骑楼是百年老店,一代一代传承祖业,如药材店、海味店、饼店、小吃店等等,日复一日却生生不息,都有自己的励志故事,至今书写着华人下南洋攻坚克难的创业史;有的骑楼以前则是烟花女子集聚地,有着不堪的困苦和艰难的过去,现在早已成为一段历史故事,里面住的人也物是人非;有的骑楼变身为时尚之地,夜店林立,在灯红酒绿时闪烁着它的神秘之美;还有的骑楼已经破损厉害,几经易手,岁月磨去它的美……每一个骑楼都是一段故事,细细品味能体会到人生百态。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我却觉得建筑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因为岁月会流逝,记忆会淡漠,而建筑的存在却会用它独特的方式,无声地告诉人们那些曾经发生的故事。这或许就是老建筑所承载着温情,它某个角落会触动你心里最柔软的部分,找到和你记忆里某些时光片段的相通之处,或是颜色,或是气息,或是只是一种感觉,亲切而熟悉,别来无恙的安宁。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