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蛇”疫苗为何搞了这么久才有津贴?听听卫生部长的解释

2025-02-21     静姝     2154

“生蛇”疫苗为何搞了这么久才有津贴?听听卫生部长的解释

卫生部2月10日宣布,将让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SK)生产的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纳入全国成人免疫计划和受津贴疫苗清单。

也就是说,从今年9月起,60岁及以上年长者和18岁及以上免疫力较弱者,在接种这款俗称“生蛇”的带状疱疹疫苗时,可享有政府提供高达75%的津贴。

目前,带状疱疹疫苗原价约900元。津贴后,新加坡公民预计只须付约75至300元,永久居民则约450元。明年起,公众还可使用保健储蓄支付津贴后的疫苗费用。具体详情有待公布。

新加坡每年约有3万人患上带状疱疹,平均每三人当中就有一人会在一生中感染一次。

更糟的是,带状疱疹会使患者感到异常疼痛,还可能复发。

因此,曾有民众发起请愿,呼吁政府津贴带状疱疹疫苗,并获逾千人响应。

去年11月,也有国会议员对带状疱疹疫苗津贴提问。卫生部当时书面答复说,由于疫苗价格高昂,当局经评估后认为,这款疫苗在预防人口患上带状疱疹的成本效益不高,并表示会继续与制药商讨论,监督疫苗价格。

如今“生蛇”疫苗终于纳入津贴范围,并可使用保健储蓄支付,新加坡人可说是终于盼到了。

卫生部长王乙康2月17日在社媒上说,有必要向公众解释导致这一改变的背后原因,包括卫生部的考量及其内部决策过程。

他写道,卫生部一直都听到民众的诉求,也完全理解大家的请愿,但当局遇到了一个难题。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YK Ong (@ongyekung)

在本地出售的药物和疫苗往往都较贵

王部长解释说,带状疱疹疫苗昂贵的部分原因,是制药公司在不同地区实行差别定价。

由于新加坡市场规模小,且被视为高收入市场,我国往往须为药物和疫苗支付更高价格。

“我必须重申,我并不反对这一行业惯例。这就是制药行业的运作方式,以抵消研发新疫苗的庞大成本。较贫穷国家比高收入国家支付较低价格,能让其人民能够更容易获得药物和疫苗,这并不算不公平。

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津贴高价疫苗,就会更坚定了疫苗的高价位,导致我们与供应商谈判时,没有回旋的余地。

此外,我们在卫生部内部设立了一个机制,在决定津贴某种治疗或药物时,它必须通过临床和成本效益的评估。简单来说,就是额外的公共支出(指津贴)必须花在刀口上。”

王乙康指出,大多数发达国家或地区都有类似的机制。在新加坡,这项工作由卫生部的医疗效能评估机构(Agency for Care Effectiveness)负责。该团队由临床医生和经济学家组成,负责评估药物或治疗的相关证据,并对其临床和成本效益作出专业判断。

随后,这一评估会交由资深临床医生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进一步审核,并作出最终建议。

在这一制度下,津贴带状疱疹疫苗最初的评估是:不具成本效益。

“生蛇”疫苗为何搞了这么久才有津贴?听听卫生部长的解释

由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SK)生产的Shingrix,是目前唯一获我国卫生科学局批准,用于预防带状疱疹的疫苗。(GSK)制药商终于愿意降价

事情后来在卫生部与供应商讨论后有了进展,后者对卫生部关于成本效益的顾虑表示理解,价格调整后,卫生部便决定津贴带状疱疹疫苗。

不过,卫生部未透露供应商给予具体降幅是多少。

文末,王乙康不忘再次告诉国人:

“我想借此机会让大家了解,在当今复杂的现代社会政治环境下,政策决策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在公众需求、行业利益、临床医生观点、经济学考量和政策制定者的权衡之间取得平衡。这确实已成为一门复杂的艺术。”

其实,我们也曾在冠病疫情期间,见证过这门“复杂的艺术”:即使疫苗当时还没通过第三阶段临床试验,当局还是得根据当时掌握的资料,对各种疫苗的效率做出判断;由于新加坡人口小,如果不赶在美国等人口大国之前订购冠病疫苗,就可能需要等待更久才能获得疫苗;政府也预留了超过10亿新元的款项,与制造商签订预购协议并支付订金,以尽早获取疫苗。

像这类透露政府“幕后”决策过程的资讯还不太多,其他政府部门其实不妨考虑效仿,毕竟帮助人们多了解政府的考量,也是与国人沟通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