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邻里购物券 3因素 商家不接受

2025-02-21     静姝     2519

(新加坡讯)新一轮邻里购物券有至少700元(2314令吉),能在邻里商圈消费,但仍有商家指出虽然明白购物券带来商机,基于三因素选择不接受。

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周二(18日)宣布的“好康”中,除了每户家庭能获800元社区发展理事会邻里购物券以外,恰逢建国60周年,年满21岁的国人也能获得600元至800元的SG60邻里购物券,二者加起来有一半都能在参与计划的邻里商店和小贩摊位使用。

前几轮发放的邻里购物券带动买气,让不少商家纷纷加入计划,但仍有者持保留态度。记者走访马林百列和后港村邻里,前者还有三成左右的商家不接受购物券,后者有约两成,受访店家指出三个不加入计划的因素。

新一轮邻里购物券 3因素 商家不接受

马林百列商联会有三成多的商家目前不接受邻里购物券,图为马林百列第84座熟食中心。(林艺君摄)

(1)收钱变繁琐

西餐摊贩唐小姐(26岁)指出,扫描购物券的系统流程比收纸版固本要复杂,需要额外的手机来扫描。且因食物价格并非整数,顾客以“购物券加零钱”的方式付款,收钱就会变得较为繁琐。后港村商联会主席孙嘉和也提到,有商贩反映扫描购物券耗时,或为此出现人龙,有时顾客因久等索性不光顾而流失生意。

(2)记账出现混淆

唐小姐解释,当顾客用购物券加现金零钱付款时,零钱部分就算入现金入账,在为记账做总结时,无法分清哪些是现金付款,哪些是以购物券和零钱付款。

男装店老板罗先生(60岁)也坦言在不熟悉科技的情况下,担心过程若出差错,钱无法全数转入银行户头,不如收现金较保险。

(3)年长者遇挑战

点心摊贩陈女士则指出,遇过年长者用完2元面值的购物券,使用10元购物券时询问可不可找回钱。

“他们有些是独居老人,实在买不到十多元的食物,平时找一两角勉强可应付,若是数额多,我们也吃不消。”

随着政府这轮加码派发邻里购物券,有原本不收取的商家愿意向有关机构主动作出询问,进一步了解计划。

杂货店老板吴础岏(62岁)说,尽管有所顾忌,但考虑到这一轮政府加码助国人,能在邻里消费的购物券比以往要多,而且消费券目前仍有纸版固本,年长员工还是可从这里开始,慢慢学习如何操作,再过渡到收取电子版本。他指出愿意向有关机构询问进一步了解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