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税制变革风向突变,征收更多“财富税”或成破局之道

2025-02-21     静姝     5947

新加坡税制变革风向突变,征收更多“财富税”或成破局之道

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当下,新加坡财政状况备受关注。尽管过去两年新加坡财政呈现良好态势,但未来的税收前景却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开支上升的趋势也愈发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学家指出,新加坡在税制调整方面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间,其中征收更多“财富税”成为了热议的焦点。

01 财政前景与税制探讨

近日,在新加坡经济学会精心举办的“2025财政年预算案讨论会”上,新加坡社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黎华德发表了深刻见解。他指出,政府开支与国内生产总值比率正悄然发生变化,从目前约18%,预计将逐步攀升至2030年的20%。这一数据变化绝非小事,它意味着新加坡税制需要进行实质性的变革,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黎华德进一步阐释,新加坡税收体系大致可划分为两大类别,即资本相关税和消费型税。资本相关税涵盖了公司税、房地产税、印花税以及汽车相关税等,这些税种与经济活动中的资本要素紧密相连;而消费型税则主要包含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它们直接关系到民众的日常生活消费。

谈及消费税,黎华德表示,若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标准来衡量,新加坡消费税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理论上存在着一定的上升空间。然而,他也强调,消费税的上调并非毫无阻碍,这一举措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政治代价。

毕竟消费税的增加将直接影响到民众的生活成本,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反应。从宏观角度来看,低税收和低支出的模式对于新加坡而言,并非是一种常态化的、永久性的特征。在未来发展进程中,新加坡或许有必要进一步优化税制,尤其是针对高端资产和高收入群体进行合理的再平衡,以实现税收的公平性与合理性。

大华银行研究主管全德健也对新加坡的财政状况发表了看法。他认为,新加坡在宏观政策制定以及公共财政管理方面所展现出的卓越能力,是吸引海外投资的关键要素之一。

尽管近年来财政预算较为慷慨,但政府依然能够在过去数年中成功累积财政盈余,这充分体现了政府在财政管理上的审慎态度。而这种审慎,恰恰是吸引外资纷纷选择在新加坡建立基地的重要原因。

02 中小企业竞争与发展机遇

在企业发展方面,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副教授吴桂英博士则将目光聚焦在了本地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挑战上。她直言,本地中小企业在当下所面临的最为真实且严峻的竞争来自中国企业。

新加坡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体,竞争固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经济的整体效益,但这种效益的分配却并不均衡,无法全面惠及所有企业和各类经济活动。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2025财政年预算案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有力的缓冲。吴桂英举例说,本地企业,特别是餐饮业,在与中资企业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这主要是因为中资企业在中国拥有完善的供应链,其生产力极高。

新加坡税制变革风向突变,征收更多“财富税”或成破局之道

而今年预算案充分考虑到了中小企业的实际诉求,在并购和国际化等关键领域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津贴和奖励,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了助力企业扩大规模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2025财政预算案声明宣布延长一系列针对企业国际化和并购的支持计划。吴桂英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本地零售领域在面对外来竞争者的冲击时,只有通过不断壮大自身实力,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而并购和向外拓展方面的协助,无疑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发挥积极且重要的推动作用。她进一步解释道,中小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的正面竞争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到国际市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通过并购,企业能够实现经济规模效益,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吴桂英还强调,本地中小企业不应仅仅局限于在低端产品领域展开激烈竞争,而应积极寻求创新突破,注重品牌价值的塑造,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新加坡的中小企业才能在全球经济的浪潮中稳步前行,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新加坡税制变革风向突变,征收更多“财富税”或成破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