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上任后,将粮食安全问题列为主要议题,希望提前一年在2027年实现主食自给自足。虽然印尼今年应该就能无需进口大米,但专家认为这一目标或难以为继。
在东爪哇省,稻农正忙着收割水稻。东爪哇去年生产920万吨稻米,占印尼总产量的17%,位居全国之冠,因此也被视为国家的粮仓。
不过省长科菲法认为,他们还能做得更多,包括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产量,或改用有机肥,生产更有益健康的稻米。
农业服务部负责人赫鲁则认为,要在最短时间内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就必须善加利用闲置土地。
在2021年启动的国家林业试点计划下,这个村庄的村民获准开垦林地耕种。
林务局负责人阿奇玛德表示这一带的土地肥沃,即使与外界隔绝也不用担心会断粮。
印尼今年大米库存充裕,应该足以满足国内需求,但面对农民人口老龄化,加上年轻人不愿从事这个行业,要做到无需进口将是个挑战。专家也认为当局过于仓促行事,强调要做到自给自足需要长远的规划。
总统普拉博沃最近也削减了一些关键基础设施的发展资金,受影响的包括灌溉系统等。专家认为这一举措加上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可能成为压垮印尼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希望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