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新加坡地铁里的6个“小秘密”,你知道几个?

2025-02-22     静姝     3903

每天陪伴你通勤的新加坡地铁(Mass Rapid Transit,简称MRT),是不是已经成了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老朋友”?以方便、快捷、准时著称的MRT,早已赢得了我们的信赖。不过,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优点,你知道吗,其实它还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小秘密”。

从车站设计中藏着的独特巧思,到列车背后蕴含的高科技支持,这些藏在其中的小秘密,你知道几个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解锁这份“地铁小百科”吧!

藏在新加坡地铁里的6个“小秘密”,你知道几个?

(图源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

无人驾驶地铁系统

截至2022年11月,新加坡的全自动标准铁轨地铁线路,也就是我们说的“无人驾驶地铁”,总长已达168.6公里,覆蓋了东北线(North East Line)、环线(Circle Line)、滨海市区线(Downtown Line)和汤申—东海岸线(Thomson-East Coast Line)、武吉班让轻轨站(Bukit Panjang LRT)以及盛港-榜鹅轻轨(Sengkang-Punggol LRT)。

这一全球领先的系统背后,是新加坡在列车自动化控制技术上的卓越表现。通过精密传感器与实时数据分析的结合,列车能够实现精准停靠、平稳加速以及高效运行,为乘客带来安全与舒适的双重保障。

藏在新加坡地铁里的6个“小秘密”,你知道几个?

(盛港-榜鹅无人驾驶列车构想图,图源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

新加坡最深的地铁站

你知道吗?新加坡的明古连地铁站(Bencoolen MRT Station)位于地下43米的深处,堪称新加坡地铁系统中最深的车站。这一深度相当于15层楼的高度,可谓是“深藏不露”。

这样的设计可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视觉上的震撼效果,而是对地质条件和城市规划的精妙应对。由于地面上分布著密集的建筑群以及复杂的地下基础设施,将车站设置在如此深的位置,不仅能有效避开这些障碍,还为地铁系统的灵活布局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藏在新加坡地铁里的6个“小秘密”,你知道几个?

(明古连地铁站,图源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

活久见!

地铁站还能充当避难所?

是不是从没想过,平日里人来人往的新加坡地铁站,竟然还肩负着“避难所”的重任?事实上,新加坡有59个地铁站设计了双重用途:日常是便利的交通枢纽,关键时刻则摇身一变,成为守护市民安全的“防空避难所”。

比如,深度惊人的明古连地铁站以及结构特殊的碧山地铁站(Bishan MRT Station),不仅具备承载日常运营需求的功能,还拥有出色的防御性能。通过加固的墙壁和深度设计,这些地铁站可以承受高压爆炸等极端情况。同时,站内还配备了灵活的通风管道,以确保避难者在紧急情况下也能呼吸到足够的新鲜空气。

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突发危机,市民都能在这些地铁站找到一个坚固的庇护所,真正做到了“平时是地铁,战时是堡垒”。

地铁站的复古设计:

美观与温暖的结合

你是否注意过牛车水地铁站(Chinatown MRT Station)和大巴窑地铁站(Toa Payoh MRT Station)内那些五光十色的复古彩带设计?看似只是为地铁站增添了一份美感,但其实,这些彩带还有一个特别的功能:为失智症人士提供清晰的方向指引。

这些彩带通过独特的色彩搭配与图案设计,为失智症人士在地铁站内辨别方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减少了迷失方向的困扰。它们并不仅仅是吸引目光的装饰品,更是一份隐藏在地铁站中的温暖守护。

藏在新加坡地铁里的6个“小秘密”,你知道几个?

(地铁站的彩色贴纸,图源新加坡新捷运官网)

车窗玻璃的隐私保护功能

谁能想到,新加坡地铁站看似普通的车窗,竟然暗藏着如此精妙的科技?以武吉班让轻轨(Bukit Panjang LRT line)为例,当列车驶入住宅区时,车窗会自动变色,以巧妙的方式屏蔽视线,有效保护了沿线居民的隐私。同时,这项设计还能显著减少列车内外的光污染,为周边社区营造更宜居的环境。在全球越来越关注环保的当下,新加坡地铁通过这样贴心又高效的设计,为绿色交通树立了新的标杆。

扶梯的智能变速功能

你知道吗?新加坡地铁的扶梯也藏着一项让人意想不到的“黑科技”!在高峰期,扶梯会根据实时人流量自动加速,有效缓解拥挤的客流压力,帮助乘客节省时间,避免因拥堵而延误。而在非高峰期,扶梯则会自动减速,降低运行速度,从而显著减少能源消耗,同时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