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旅遊及旅行理事會周四(20日)發布新聞稿時指出,根據最新研究,新加坡2025年的國際旅客人數預計將達到近1600 萬人次,比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高出9.6%。
印度預計將為這一波國際旅遊熱潮做出重大貢獻,出遊的印度旅客人數預計將從2019年的111萬增加至今年的125萬,創下歷史新高。
儘管中國的出境游在全球範圍內復甦緩慢,但今年前來我國的中國旅客人數有望創紀錄,達到280萬人次,為明年的進一步增長奠定基礎。
世界旅遊及旅行理事會主席兼總裁朱莉婭·辛普森(Julia Simpson)說:「新加坡正在引領全球旅遊業增長的步伐,不斷刷新紀錄,並超越其區域競爭對手。隨著印度旅客人數的飆升和中國旅客的回歸,這個城市國家的旅遊引擎正在全速運轉。」
到2030年 旅遊業預計將創造逾63.7萬工作崗位根據這份新聞稿,在2024 年,旅遊業預計將為新加坡經濟貢獻661億新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8%,並創造57萬個就業崗位,創歷史新高。
到了2030年,旅遊業預計將為新加坡經濟貢獻近800億新元,比2019年的最高紀錄高出19%。此外,這一行業還將創造超過63萬7000個就業崗位,比2019年增加了9萬多個。
在環境方面,在2019年至2023年間,新加坡旅遊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每年下降4.1%,行業的排放占比也從23.5%降至18.4%。新加坡的可持續航空燃料(SAF)規定將於明年起實施,要求所有從我國起飛的航班均需使用1%的可持續航空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