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每年靠擁車證和汽車稅收,就進帳50億到70億新幣,光是擁車證就大約占了一半,難怪很多國家都羨慕,光靠一張紙解決了交通阻塞,還能大賺一筆。
其實,擁車證不能太貴,路上又不能塞車,出門又要很方便,還要求神拜佛地鐵不會常常壞,公車班次要夠多,新加坡在交通要做到面面俱到,很不容易。
新加坡很多人想擁車,擁車證的價格有可能大幅度下滑嗎?
過去兩年來,政府提前釋放了1萬4,000張擁車證,等於把未來的配額先用掉了。擁車證的供應在2023年陷入10年周期低谷,推高成價,陸路交通管理局於是在2023年5月起,開始分階段提前撥出擁車證回流市場,提前供人投標。
從今年2月起,陸交局還會再放出2萬張擁車證,看來是很努力想壓低價格。不過車商說,原本2026年至2027年會迎來的擁車證供應高峰,也就是低價擁車證的周期,因為當局預支了太多擁車證,低價應該就不會出現了。
陸交局強調,長遠目標是要「減少用車」,鼓勵人們步行、騎腳踏車及搭乘公共運輸。
擁車證價格的走勢受供應和市場需求影響,短期內可能會有所回調,但長期來看,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並不高。
張海潔主持的《海量說》每個星期推出,除了《8視界》和YouTube,也可以在《海量說》的專屬YouTube、Facebook、TikTok、IG、小紅書(海量說)和微信視頻號(海量說SG),觀看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