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將從5月起發放新一輪鄰里購物券,讓國人在鄰里商店和小販中心使用。有10%到15%的鄰里業者選擇不參與計劃,原因包括人手不足、擔心記帳混亂等。
方玉鳳和丈夫在宏茂橋經營一家理髮店,因為人手不足應付不來,無法接受鄰里購物券。
鄰里理髮店老闆娘方玉鳳說:「我們只有兩夫妻做,有時候太忙了,做顏色戴手套,就不方便拿電話來操作那個應用的東西。」
宏茂橋商聯會表示截至上個月,參與鄰里購物券計劃的商家超過85%,比五年前多出約一倍。政府今年發放更多購物券,有商家打算申請加入計劃。
鄰里商家山傑說:「因為很多顧客想使用,對我們來說也有好處,是額外收入。」
根據政府服務搜尋GoWhere網站,全島有近2萬3000個鄰里商家參與鄰里購物券計劃。全國商聯總會估計,不接受的攤販約一成。
全國商聯總會副會長兼小販部主席劉福記說:「他們可能對這種科技的這一類東西,他們不熟悉,可能他們也覺得他們的生意已經很穩定了,也不需要再額外的生意量鄰里購物券是一個攤位一個攤主,那麼可能他有一個合作夥伴,所以就是為了收入不要混淆,所以不接受。」
其中一名攤販說:「沒有用。我用PayNow,如果用鄰里購物券,太多樣,客人多的時候很亂。」
另一名攤販則表示:「我們有接受,不過有時會比較麻煩一點,有時顧客很多嘛,要等。」
參與計劃的攤主或商家都會有一個專屬的二維碼。而這個二維碼,員工只要下載相應的手機應用程式,並通過二維碼登錄,就能在攤主不在攤位上時,也能讓顧客使用鄰里購物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