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贸易格局风云变幻的当下,美国的关税政策一直是国际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
然而,新加坡却似乎在这场贸易风波中表现得相对“淡定”。据新加坡副总理兼贸易与工业部长颜金勇(Gan Kim Yong)表示,新加坡受美国关税的直接影响“有限”,原因竟与该国对美贸易逆差有关。
”有限影响“的背后逻辑 2024年,美国对新加坡的贸易顺差达到28亿美元,这意味着新加坡从美国进口的商品远多于出口。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关税政策对新加坡出口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然而,颜金勇也警告称,从长期来看,关税政策可能引发供应链和贸易格局的调整,进而对全球经济造成“更大的摩擦和成本”,甚至可能拖累经济增长。
新加坡的”未雨绸缪“ 尽管短期内影响有限,但新加坡并未放松警惕。颜金勇强调,新加坡不会将经济预测视为理所当然,而是持续努力推动经济增长,甚至希望超出预期。新加坡经济高度依赖贸易,其贸易与GDP的比率超过300%,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
因此,任何贸易政策的变化都可能对其产生深远影响。
此外,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也指出,面对全球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新加坡必须保持灵活性,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以抵御潜在的地缘政治风险。
小模块的反应堆(SMR)的探索 除了应对贸易政策的挑战,新加坡还在积极探索未来的能源解决方案。颜金勇透露,新加坡正在密切关注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的发展,以评估其是否适合该国。目前,新加坡的能源供应主要依赖液化天然气(LNG),占其能源结构的95%,而剩余的5%则来自煤炭、石油、太阳能和废物。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作为一种新型核能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灵活性,适合地理空间有限的国家。然而,由于新加坡国土面积仅有约1190平方公里,其对核能的安全性和成熟度要求极高。颜金勇表示,新加坡需要更多时间来评估SMR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新加坡的双线作战 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学教授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Bimal Arora指出,新加坡在应对贸易政策和能源转型方面的策略体现了其“双线作战”的智慧。
一方面,新加坡通过灵活的贸易政策和经济合作来抵御外部冲击;另一方面,它积极探索新兴技术,以确保未来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韧性“与”机遇“ 尽管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对全球经济带来不确定性,但新加坡凭借其灵活的经济策略和对新兴技术的积极探索,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正如颜金勇所言,新加坡不会因短期的“有限影响”而放松警惕,而是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的今天,新加坡的这种“未雨绸缪”的态度或许值得其他国家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