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新加坡國立大學羅健平教授團隊發表《Nature Chemistry》

2025-02-27

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新的合成策略,通過在液-固介面直接聚合單體,成功製備了具有可控層疊結構的二維共價有機框架(COFs)。

NUS的這一突破性成果,不僅展示了該校在材料科學領域的深厚實力,也為全球科研人員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研究團隊與成果發表

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學系羅健平(Loh Kian Ping)教授的團隊通過創新性方法,成功實現了雙層共價有機框架(COFs)的合成。

研究團隊利用溶液中的掃描隧道顯微鏡(STM)技術實時捕捉了其分子組裝過程,揭示了其在溶液中堆疊的獨特現象。

該成果於2025年2月20日發表在《Nature Chemistry》上,為二維材料的設計和應用提供了新的思路,為未來在催化、能源存儲和氣體分離等領域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成果發表頁面 來源:Nature官網

雙層COFs的合成與動態成像

研究團隊通過在液體-基底介面直接縮合化學分子,成功合成了大面積的雙層共價有機框架(COFs)。

利用溶液中的掃描隧道顯微鏡(STM)技術,團隊首次實時捕捉到了單層和雙層COFs的分子組裝過程。

這一技術突破克服了傳統STM在空氣或超高真空條件下成像的限制,為研究二維材料的動態自組裝過程提供了新的視角。

此外,團隊通過精確調控分子結構和溶劑混合比例,實現了大面積莫爾超晶格的形成,並展示了其在電子性質和光學行為上的獨特表現。

例如,通過對比不同單體結構(如2,7-芘二硼酸和1,6-芘二硼酸),研究揭示了如何通過分子設計實現特定的堆疊模式,進而調控材料的電子和光學特性。

採用掃描隧道顯微鏡 (STM) 研究

扭曲雙層共價有機框架 (COF) 上的莫爾超晶格的形成

來源:NUS官網

分子結構與扭轉角的調控機制

研究團隊對比了兩種不同的單體異構體——2,7-芘二硼酸(27-PDBA)和1,6-芘二硼酸(16-PDBA),發現16-PDBA具有更平坦的電靜電力,有利於形成扭曲相。

通過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和STM圖像的比較,研究揭示了如何通過合理設計前驅體分子來精確控制堆疊角度。

例如,特定的堆疊角度(如8.4°)對於實現穩定堆疊結構具有關鍵作用。

此外,研究還表明,通過調整溶劑的組成和分子結構,可以實現大面積莫爾超晶格的形成。這種扭轉角的調控能力為二維材料的電子相調控和新型超導、鐵磁性材料的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

(a)由 2,7 PDBA 組裝成的未扭曲雙層 COF 的 STM 圖像

(b) 由 1,6 PDBA 組裝成的扭曲雙層 COF,顯示出莫爾超晶格

來源:NUS官網

雙層COFs的應用前景

該研究不僅在基礎研究層面具有重要意義,還為實際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可能性。

超薄多孔有機薄膜的可控合成使其在納米過濾領域具有巨大潛力,例如,通過精確控制通道結構,雙層COFs可以作為超薄過濾層,用於高效分離氣體或液體中的雜質。

此外,雙層COFs的扭轉角調控能力還為光學材料的設計提供了新的方向,通過改變扭轉角,可以實現對光傳播的相位和偏振控制,有望應用於新型光學器件和光子學領域。

未來,研究團隊計劃將這一概念擴展到更廣泛的分子前驅體類別,並探索其在不同應用場景中的性能表現。

例如,通過設計新型前驅體分子,可以實現更複雜的堆疊結構和更精細的扭轉角調控,進一步優化材料的性能。

此外,團隊還將探索雙層COFs在實際應用中的穩定性、可擴展性和成本效益,推動其從實驗室走向工業應用。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二維材料的研究正逐步從理論走向實際應用。我們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創新成果誕生,推動二維材料技術走向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相关文章

  • 2025年9月AEIS考試衝刺!如何更加充分的備考?
  • 中考後升學Plan B:新加坡四校直升QS200最強攻略
  • 孩子留學新加坡,家長持陪讀VS工作簽證,差別有多大?欣冉海外深度解析
  • 新加坡留學隱藏福利全解析:PR捷徑、學費減半、獎學金拿到手軟
  • NUS科學與技術、國際本科獎學金一文讀懂
  • 南洋理工大學跨學科研究生項目,等你來申請
  • 南洋理工大學:崛起最快的全球頂尖年輕大學
  • 2025年9月AEIS考試衝刺!如何更加充分的備考?
  • 中考後升學Plan B:新加坡四校直升QS200最強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