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會裡的反對黨議員在財政預算案課題上算不算內行人,不好說。但選他們作為代議士的人,必然希望看到他們能比一般小市民更懂得看出門道,提出厲害的見解,而不是只關注財神爺又派了多少紅包和糖果,是不是人人有份。
工人黨秘書長兼國會反對黨領袖畢丹星昨天(2月26日)還真的火力全開,在參與新財年政府財政政策辯論時提出的觀點,乍聽之下有「真槍實彈」。
其實工人黨和前進黨都支持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但肯定得徇眾要求「不吐不快」指出預算案的缺點,抓緊機會證明他們在國會裡有存在的必要。
畢竟下一屆大選就快來了。財政預算案辯論,以及接下來的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就是選前的最佳舞台。
政府在預測財政時「槍法不准」?這個「槍法不准」的說法,是畢丹星提出來的。
他用的具體英文表述是「poor fiscal marksmanship」,指政府在制定財政預算時精準度很差,所預估的支出與收入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
「政府原本預估2024財年盈餘只有7億7800萬新元,那已經算是很好的盈餘。然而,即使在發放了新一輪的鄰里購物券和S60購物券後,2024財年的最終盈餘竟大幅調整為64億新元。」
此外,在這屆政府執政期間(2021財年至2025財年),政府累積的盈餘估計高達143億新元。
「這自然會導致許多人質疑提高消費稅的必要性……為什麼人民行動黨一意孤行上調消費稅,從而進一步加劇通貨膨脹,只有他們自己能向新加坡人解釋。眾所周知,消費稅上漲1%並不是讓一杯咖啡的價格只上漲1%……新加坡人已切身體會到,在本地商店消費或者每周去超市購物時,費用已增加了30%到40%。」
畢丹星還說,行動黨在通脹高企的情況下繼續調高消費稅是一個糟糕的決定。
他可以預見到財長在總結預算案辯論時,應該會回應說「這些增長可能是出於一次性的不尋常因素,或是出現了難以預見的利好因素」。
「即使我們接受這個解釋,政府在財政預測上有欠精準度,不免引發並加強了另一個論點,那就是預留的財政開支,完全可以通過更加制度化的方式進行核算,並接受更廣泛的公眾監督。」
畢丹星這番話,是為了讓國會重新考慮他早前所提出的,在每屆新政府任期之初,成立一個獨立國會財政預算辦公室來監督預算案的制定。他說,該建議當時被前財長駁回,認為這麼做只對反對黨有利。
政府的做法只是在「貼膠布」?這個「貼膠布」的說法,是潘群勤在參與辯論時提出的。
「前進黨認為要解決生活費課題,必須通過政策上的結構性改變,也就是我們所提出的那幾項提議才能做得到,而不是『貼膠布』式(band-aid approach)的發放特別贈禮與臨時補貼。」
以下是潘群勤提出用於「降低成本的一系列結構性措施」:
一、在政府組屋方面落實安居樂計劃,讓新組屋的價格只收取建造成本而不包括地價。
「和行動黨的政策相比,我們更顧慮新加坡人是否能負擔得起他們的組屋。安居樂計劃會讓國人擁有更多財務資源,以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不是讓30年的房貸成為國人人生的枷鎖。」
(編註:安居樂計劃在國會上屢次被議員和部長駁斥為不夠全面無法落實,但前進黨依然屢敗屢戰。)
二、降低小販攤位租金來降低小販中心的食物價格。
三、改進擁車證投標制度,將投標者的需求納入考量。
「目前的擁車證制度是價高者得,純粹基於經濟考量。前進黨建議推出新制度將投標者需求一併納入考量,讓那些需求更大的人有更高的機會以更低的價格標到擁車證。」
四、將消費稅降為7%,提高企業稅收來增加政府收入。目前盈利最大的企業,支付的企業稅比率最低,不公平。
「政府在2024到2025財年有64億新元盈餘,預計下一財年會有68億新元盈餘,這進一步表明根本沒必要將消費稅從7%調高至9%。我們也不要忘記,當政府徵收的稅款,超過了公共項目所需的支出時,更大筆的盈餘就會存入儲備金,卻也意味著納稅人的負擔會加重。」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五、由政府支付保健保險的費用來減輕國人在醫藥費上的負擔。
此外,對於政府提出的多子女家庭計劃,前進黨也潑了一盆冷水,認為這個計劃並不能有效鼓勵國人結婚生孩子。
「我們需要的是通過結構性改變來激勵僱主打造更親家庭的環境、更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讓新加坡人有時間尋找另一半組織家庭。」
為此,前進黨提出立法實現「離線權」,讓國人在休假或正常工作的時間之外,有權不回復與工作相關的簡訊和電子郵件。
另外,前進黨還提出將現有的11天公共假期增加到14天,可考慮增設大年除夕、開齋節翌日和大寶森節作為公共假期。早在1968年,新加坡政府為提升新加坡的競爭力,將當時長達16天的公共假期減至11天,並保留至今,是時候作出改變了。
https://www.facebook.com/zaobaosg/videos/655972350447091/
畢丹星和潘群勤的提議聽起來有吸引力,表述方式也讓小市民容易理解。
但大家心知,大型又複雜的政策在制定上從來就不是兩點一線,要考慮不同人群的需求、各種已知與突發的情況,還得計算空間和時間帶來的變數等等。真有那麼容易制定,各種複雜的計算和考量有那麼容易解釋,又何必找那麼多頂尖的聰明腦袋來集體解題?
相信大家現在都等看財長黃循財在總結財政預算案辯論時,如何用他聰明的腦袋和流利的口才來見招拆招。因為,這也是他的選前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