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研發智能應用,助力糖尿病患者精準控糖

2025-03-01

新加坡在糖尿病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一款由本地醫療器械商 BUZUD 開發的智能應用有望為糖尿病患者帶來福音。該應用通過先進技術,能夠精準計算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並藉助可穿戴傳感器實時監測患者血糖水平,進而精準調整胰島素注射劑量,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高效、便捷的疾病管理方案。2 月 26 日,BUZUD 與國立健保集團旗下的陳篤生醫院宣布攜手合作,將對這款應用展開臨床試驗,以進一步提升其系統精確度。

目前,新加坡糖尿病患者數量龐大,已超 40 萬,預計到 2050 年將激增至 100 萬。對於每日需多次注射胰島素的患者而言,精確計算碳水化合物攝入量、調整胰島素劑量,以及頻繁監測血糖,都是不小的挑戰。而這款智能應用的出現,或將有效緩解這些難題。高級實踐護士連霞(50 歲)指出,該應用對於一型糖尿病、晚期二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尤為實用,能助力他們更好地管理疾病。

這款應用的核心功能之一,是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計算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用戶只需上傳食物照片,應用便可快速給出計算結果。連霞透露,陳篤生醫院醫療團隊後續將提供更多數據,進一步優化碳水化合物含量及胰島素劑量的計算功能,並對系統進行完善。之後,團隊計劃先在部分患者群體中測試,未來兩年逐步擴大應用範圍,讓更多患者受益。

BUZUD 首席執行總裁范成慈表示,該應用去年推出後,計算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準確度已達 80% 至 90%,但要精確校準胰島素劑量,準確率需提升至 98% 至 99%。

目前,胰島素劑量計算功能處於臨床階段,暫未向公眾開放。這是因為患者所需胰島素劑量受健康狀況、生活方式、作息和飲食等多種因素影響,劑量偏差可能引發高血糖或低血糖,嚴重時甚至導致患者住院。

除計算碳水化合物含量外,該應用還通過可穿戴傳感器 「動態血糖監測儀」,對患者血糖進行實時監測。帆船教練陳錦雄(47 歲)2010 年確診一型糖尿病,作為應用的使用者,他對其便捷性讚不絕口。以往使用傳統血糖儀,每天需多次扎手指取血,有時多達 10 次以上。

而如今藉助這款應用和動態血糖監測儀,不僅免去扎指痛苦,還擺脫了攜帶額外設備的麻煩。陳錦雄經常外出就餐,以往估算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十分困難,現在只需拍照,應用中的 AI 就能自動計算,且未來有望依據食物攝入量,精準指導胰島素注射劑量。不過,目前他仍需自行計算胰島素劑量,他期待應用後續能完善這一功能,帶來更多便利。

此次陳篤生醫院與 BUZUD 合作開展臨床試驗,將進一步推進該應用的優化升級。內分泌學家、生物信息學家和營養師等跨學科專家將共同協作,確保計算結果的準確性,幫助糖尿病患者更精準地調控胰島素劑量。

隨著臨床試驗的推進,這款智能應用未來有望在新加坡乃至全球範圍內廣泛應用,為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提升和疾病管理帶來新的希望,後續其在臨床應用中的表現和成果,值得持續關注。


相关文章

  • 不買珠寶不准離店!中國旅遊團入境新加坡後竟被困『小黑屋』…
  • 將懷孕6個月的妻子和4歲女兒勒死!與屍同床9天,新加坡一惡性家庭兇殺案......
  • 小心!這種"兼職"可能要坐牢 新加坡最新判例給所有掛名董事敲警鐘!
  • 李凱馨辱華風波延燒 《赴山海》恐砸千萬人民幣「用AI換臉」
  • 徐芳達: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和保護主義抬頭 我國須努力適應新常態
  •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料今年亞太區整體經濟增長從原本的3.3%下調到2.6%
  • 今年4月 一到三房式組屋住戶用水量同比下滑7%到10%
  • 專家:黑白洋房可發展成多代同堂和年長者共享空間
  • 共4300名乘客在增強版靈活行程規劃計劃 改搭指定公交或調整通勤時間至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