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流傳著一句古話:「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家」。
意思是改朝換代時有發生,皇帝也會輪流坐,但世家卻一直屹立不倒,任憑朝代更替,他們永恆不變。
而在新加坡,也有著幾個類似世家的家族:銀行業巨擘邱德拔邱氏家族、房地產巨頭黃廷方黃氏家族、房地產與酒店業領軍者郭芳楓郭氏家族、金融領域開拓者黃祖耀黃氏家族、服裝品牌先驅者羅定邦羅氏家族。
今天,萬事通就來和大家說一下,近日因「父子反目」鬧得沸沸揚揚的郭芳楓郭氏家族的故事。
左起:郭令明、他的長子郭益智、繼母黃秀貞、幼子郭益慧、已故父親郭芳楓、妻子郭佩玲。
新加坡郭氏家族創始人
一卷草蓆、一張半價船票獨闖南洋
郭氏家族的崛起,還得從第一代掌舵人郭芳楓說起。
在那個中國人競相下南洋的時代,年僅15歲的郭芳楓離開福建同安老家,獨自背著一卷草蓆,拿著一張8塊錢的兒童半價票,踏上了前往新加坡的駁船。
來到新加坡後,為了混口飯吃,郭芳楓什麼都干,在社會底層摸爬滾打著成長。
他進了一家五金店當學徒,為了省錢晚上睡草蓆,天不亮就去打掃衛生,然後再徒步去碼頭幫助貨船放貨。為了出人頭地,郭芳楓晚上還會去夜校補課,惡補文化知識。
漸漸地,他懂得了五金件的性能,掌握了進出口貿易的運作流程,學會了與不同的顧客打交道。他也從一個學徒工,一步步晉升為文員、經理。
郭芳楓
郭芳楓28歲自立門戶成立豐隆
以囤積物資起家成新加坡地王、金融大亨
1941年,28歲的郭芳楓決定創業單幹,自立門戶。
為此,他先後將福建老家的三兄弟請來,和自己一同開了一家名叫「豐隆」的五金小店,專做建材、五金、油漆、采膠器材等生意。
當時恰逢二戰,郭芳楓敏銳地意識到會出現物資短缺的問題,就孤注一擲地囤積大量軍需物資。很快,這些物資成了搶手貨,郭芳楓轉手一賣,獲利豐厚,自此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手裡有錢,豐隆的發展就走上了正軌。
郭芳楓
然而,郭芳楓依舊不滿足於小店的發展,於是在1947年,他開始大量購買廉價土地。隨著70年代新加坡經濟的快速發展,這些土地價值激增,他也榮獲「新加坡地王」的稱號。
他專門成立豐隆實業有限公司,一邊出售地皮,一邊自己做房地產,逐步成為新加坡城市建設的中堅力量,並成了新加坡乃至整個東南亞舉足輕重的地產巨頭。
70年代後期,郭芳楓再次創辦豐隆金融有限公司,擴大金融證券業務逐步發展成為豐隆集團的另一支柱性業務。
1976年的豐隆大廈
一領草蓆,卷不下他人生的足跡;一張藍圖,畫不完他累累碩果。不得不說,豐隆的成功取決於郭芳楓的遠見~
上個世紀80年代的郭芳楓,名副其實的新加坡地王、金融大亨。
郭氏家族第二代掌舵人
54歲子承父業,曾因父親「壓制」逃離
1994年,郭芳楓去世,為傳奇的一生畫上了句號。
時年54歲的長子郭令明,在眾望所歸中,成為郭氏家族的第二代掌門人。其時,與他「同齡」的豐隆集團,已成為新加坡乃至整個東南亞地區舉足輕重的地產巨頭。
郭令明是個學霸,擁有倫敦法學士學位、美國詹森威爾斯大學酒店管理專業的榮譽博士學位、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
但作為「富二代」,進入公司時他並沒有享受太多來自父親的優待。
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郭令明每月只有150美元(約合人民幣1200元)的薪水,一絲分紅也沒有。他的父親告訴他:不要想錢,要想工作,去做,不要抱怨!
他全程參與了豐隆金融有限公司的創辦,曾為了公司業務親身出馬,將自己變成一個「推銷員」,挨家挨戶上門推銷。
豐隆金融
年輕的郭令明,曾從新加坡逃跑到大馬檳城,只為逃避父親。但最後還是被父親郭芳楓尋回,帶到身邊歷練。
1972年,在郭令明的帶領下,新加坡豐隆集團收購了城市發展有限公司(City Developments Limited,以下簡稱「城市發展」)的控股權。
「現在回想起來,父親是對的。我從他身上學到許多東西,跟著他去做,讓我有了今天。」
不知從何時起,郭令明心中就有了一個想法:他要做的,不僅僅是子承父業,更是要超越父親,將豐隆集團帶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商界獵人郭令明打造「酒店帝國」
他正式執掌豐隆集團後,以房地產開發和金融服務為核心支柱產業,大力開拓酒店服務業,實現自己全球性酒店帝國的夢想。
執掌豐隆集團當年,郭令明就聯合阿拉伯王子以25億巨資購入了美國紐約廣場大酒店,轟動一時。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商界人人自危,郭令明執掌的豐隆集團卻逆市保持盈利,一時間成為同行及媒體關注的焦點。
1999年,郭令明還以接近50億的巨資一舉收購了28家美國富豪酒店,使新加坡豐隆旗下的國際豪華酒店逾百家,郭令明也被譽為以低價出擊的「商界獵人」。
2006年,郭令明在上海耗資3.8億打造上海「千禧海鷗大酒店」。08年,又打造北京「千禧大酒店」。
至此,新加坡豐隆酒店集團的百多家國際大酒店遍布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名副其實的酒店「帝國」。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上海千禧大酒店
目前,豐隆集團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擁有300個公司,25個上市公司,業務覆蓋全球80多個地區。已發展成新加坡最大的房地產和酒店業投資發展商和標杆企業,也是世界500強企業之一。
2023年3月23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3胡潤全球富豪榜》,郭令明以470億人民幣財富位列榜單第388位。
來自知名商業雜誌CEOWORLD統計發布新加坡富豪榜,豐隆集團主席郭令明(約45億新元,約合人民幣230億)位於第七。
弟弟郭令欲多次開拓中國市場
曾出任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會長
郭令明有個弟弟叫郭令裕,雖然沒有他哥名氣大,但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郭令裕曾在豐隆屬下多家公司擔任要職,包括豐隆國際開發有限公司董事經理、城市發展有限公司董事經理。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他就前往中國福建投資和開拓市場,自改革開放以來進出中國的次數不下於200次。郭令欲也因此稱自己「對中國開始開放的前15年最熟悉」。
他於1991年當選為新加坡中華總商會董事後,即出任總務組副主任,兩年後就眾望所歸直接擔任會長。
2015年,新加坡城市發展有限公司(City Developments)副主席、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名譽會長郭令裕在睡夢中逝世,享年61歲。
堂弟郭令燦是個「神秘富豪」
大馬富豪榜第二,常與首富郭鶴年爭鋒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郭令明的堂弟——郭令燦,他是郭家一代中大哥郭芳來的長子,很少在公眾面前拋頭露面,輿論對其知之甚少,被稱為「神秘富豪」。
1963年,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郭家四兄弟在經營上出現分歧,決定分家。郭芳來前往馬來西亞發展,但沿用了「豐隆」的品牌。從英國深造回來後沒幾年,29歲的郭令燦就全權接管了豐隆的業務。
郭令燦用接下來10年的時間讓馬來西亞豐隆脫胎換骨。在當年的馬來西亞,將人才戰略、品牌戰略上升到如此高度的企業家,只郭令燦一人。他曾被媒體評為香港十大財閥之一,與李嘉誠、李兆基、郭鶴年並列。
郭令燦也長期占據馬來西亞第二富豪寶座,與首富郭鶴年家族分庭抗禮,成為大馬經濟的主宰者之一。
據媒體報道,馬來西亞郭氏家族和新加坡郭氏家族以一種複雜的交叉持股架,相互間持有一定量的股份。
至此,當年一卷草蓆、8塊大洋下南洋的郭家,在兩代人的經營下,建立起了一個產業遍布五大洲、橫跨新馬兩國的「日不落企業」,變身為在東南亞政經界有著深遠影響力的」龐然大物「。
新加坡郭氏家族第三代
長子、侄子在CDL任職,幼子無心家族企業
接下來回到新加坡郭氏家族第三代:郭令明的長子郭益智和幼子郭益慧。
郭令明的幼子郭益慧今年44歲,比哥哥小5歲,是一名風險投資人。他並沒有在家族企業中任職。
郭益慧(左二)
長子郭益智,畢業於美國波士頓大學,獲得工商管理學學士學位,主修金融和市場營銷,輔修心理學。
最初在紐約從事風險投資和投資銀行業務,之後加入千禧國際酒店有限公司美國分部。曾任城市電子方案有限公司(香港上市)的執行長和德加拉集團(新加坡上市)的營運長。
郭益智於2010年加入城市發展集團,自2016年4月起,擔任城市發展(中國)有限公司執行主席。2017年8月,他被任命為候任總裁,並於2018年正式擔任城市發展的集團總裁。2019年,又成為執行董事。
最近十年以來,他帶領著CDL集團在中國、日本、澳大利亞不斷擴大版圖,近年來更是拓展了集團在新加坡和英國的業務。
郭益智的堂弟郭益升,也就是郭令裕的兒子、郭令明的侄子,則在2009年加入城市發展集團,負責海外項目的業務發展。他於2013年擔任城市發展首席戰略官,並於2022年1月1日被任命為集團營運長。
郭氏家族驚天巨變
郭令明父子反目、差點對致公堂
這本是一個正在走向壯大的家族,但很狗血的是,如同電視劇一般的豪門恩怨、父子反目,竟然出現在了郭令明和郭益智身上。
在郭令明看來,郭益智領導的小組兩次繞過提名委員會,改變董事會成員構成,並迅速採取行動,對董事會委員會和城市發展治理進行重大調整。
他用「政變」形容兒子的這個舉動。
郭令明說:「作為父親,解僱我的兒子當然不是容易的決定。我同意商業決策很困難,年輕人可能在職業生涯中犯下商業失誤,這可以理解,但繞過公司治理法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
而郭益智則回應稱,這「從來不是為了要罷免我們尊敬的主席」,而是要改進公司的治理。
據媒體報道,郭令明在給媒體的公開信中,列出郭益智的決定如何不止一次將城市發展置於「危險境地」,如公司與中國發展商協信遠創(Sincere Property Group)的事件。
2020年,郭益智主張投資中國西南房企協信地產,他的堂叔郭令柏當時反對這筆投資,退出董事會。次年,城市發展被拖入協信的債務泥潭,投資損失約19億新元。
郭令明也指出,郭益智在英國房地產市場的投資失誤,導致巨額財務損失,造成城市發展在2023年上半年盈利下降94%;以及郭益智自2018年就任領導職務以來,城市發展股價表現不佳。
距郭芳楓下南洋約100年時間,如今的郭氏家族父子倆人,差點鬧到對致公堂的地步,也不知接下來會如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