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打拚的你,是否清楚自己屬於「稅務居民」還是「非稅務居民」?不同的身份直接關係到你的收入稅率、免稅政策甚至罰款風險!今天一文說透規則,幫你合法省稅!
稅務居民身份判定:這3種情況你中了嗎?
新加坡的稅務居民身份以「評稅年度(Year of Assessment)」為周期,符合以下任一條件即可被認定為新加坡稅務居民:
1. 本地常住人士
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SPR)通常居住在新加坡,僅因出差、旅行等「臨時原因」短暫離境。
2. 長期停留或工作
上一個日曆年內在新加坡停留≥183天;
連續3個日曆年在新加坡工作(即使每年未滿183天);
外籍雇員專屬福利:若工作跨兩個日曆年且總停留≥183天(含入職前後的停留時間),但公司董事、藝人、專業人士除外。
3. 工作準證持有者
持有有效期≥1年的工作準證(如EP、SP),自動視為稅務居民;但離職時若停留未滿183天,身份將被重新評估為「非稅務居民」。
特別注意:臨時出差、假期離境不影響稅務居民身份,但若長期離境(如外派),可能觸發身份變化!
稅務居民省多少?這些優惠別錯過!
作為稅務居民,你的稅務待遇「含金量」超高:
1. 徵稅範圍
必須繳稅:所有新加坡境內收入(工資、獎金、租金等);
免稅福利:資本利得和利息收入免稅;
2. 稅率優惠
適用0%~24%累進稅率(2024年最新稅率表見下圖);
年應稅收入(新元) 稅率 ≤20,000 0% 20,001-30,000 2% ...(中略) ... >320,000 24%
可享受各項稅務抵扣, 如子女抵扣,批准的捐款抵扣,自繳退休計劃抵扣等
非稅務居民:稅率高、限制多!
如不滿足上面的稅務居民要求,則自動劃為「非稅務居民」,稅務成本飆升:
1. 徵稅規則
所有新加坡收入必須繳稅;
僱傭收入按兩者較高者計稅:
15%統一稅率;
居民累進稅率(如高收入者可能達24%)。
2. 限制條款
不可享受個人所得稅減免(如子女教育、父母贍養等);
董事費、顧問費、藝人收入一律按24%徵稅,且無任何抵扣!
解答:這些細節決定你的錢包
1️⃣ 提前規劃停留天數:若接近183天,可合理調整行程鎖定「稅務居民」身份;
2️⃣ 合理運用稅收減免政策:配置新加坡優質人壽保險產品,規劃輔助退休計劃方案,完善養老保障體系;
稅務身份直接關係到你的「到手收入」,千萬別因疏忽多交冤枉錢!轉發收藏本文,隨時自查身份變化。
(註:本文依據新加坡稅務局最新政策整理,具體以官方解釋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