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体系 从2027年起,全岛中四学生将统一参加全国考试,不再区分“O”水准和“N”水准

2025-03-07     静姝     2151

自2027年起,新加坡将引入新加坡剑桥中学教育证书(SEC),将原有的O水准和N水准考试合并。其实,从2024年中一开始,新加坡中学实施科目编班全面计划(Full Subject-Based Banding,SBB),取消了原来的分流制度。

新加坡“O”水准考试改革影响JC和POLY报考,也波及PSLE改革。低龄留学生需关注中学选科规则,以影响未来JC和POLY申请。

新加坡教育体系 从2027年起,全岛中四学生将统一参加全国考试,不再区分“O”水准和“N”水准

新加坡中学选科需提前定科目及难度,受PSLE成绩影响。课程难度影响JC和POLY报考,需了解学生情况。建议2027年前考O水准,以免适应SEC考试变化。

新加坡教育体系 从2027年起,全岛中四学生将统一参加全国考试,不再区分“O”水准和“N”水准

※备注:学生可以通过“O”水准考试成绩申请进入新加坡18所初级学院、5所理工学院(Poly)、南洋艺术学院(NAFA)、新加坡私立大学以及英国、美国、加拿大、澳洲和新西兰等国家的大学预科再继续深造。

“O”水准转型为SEC考试,对于中学有什么影响呢?

其实,SEC考试主要是为了取消初中的分流制度。以前中学分为快捷班和普通班,2024年起,新加坡中学实施科目编班全面计划(Full Subject-Based Banding,SBB),取代了原来的中学分流制度,不再有快捷、普通源流之分。这种教育上的改革,也是为了逐步实现教育部长王乙康所说的“统一的中学教育,多元的科目编班”的目标。“我们的鱼儿今后不是在三条隔开的水道往前游,而是在一条宽阔的大河里一起游,但每一条鱼是以自身速度来展开各自的旅途。”

科目编班(subject-based banding),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根据所选的科目来编排班级,也就是中国家长现在很熟悉的走班制,而不是只根据行政班来划分。以往划分班级是根据小六会考的成绩,好的就可以进入快捷班(Express),较差的只能被编入普通(Normal Academic)或工艺班(Normal Technical),学生在比较早的时候人生从此就被贴标签,日后的发展无形中也受影响,甚至由于心理按时等原因,普通班的孩子今后真的更容易变得“普通”

新加坡教育体系 从2027年起,全岛中四学生将统一参加全国考试,不再区分“O”水准和“N”水准

首届学生2027年中四结束的学生,在参加统一考试时,不再分”N“/”O“水准,而是参加同样由教育部和英国剑桥制定的“新加坡—剑桥中学教育证书”(简称SEC)考试。学生根据所修读的科目水平应考。然后根据所报科目的难度等级和成绩报考JC(初级学院)或者POLY(理工学院),目前的考试科目每年大概在5月考华文,7月考英文和华文的口语,10月到11月陆续考数学、高数、物理、化学、会计等科目,11月中旬考完,见下图。

新加坡教育体系 从2027年起,全岛中四学生将统一参加全国考试,不再区分“O”水准和“N”水准

教育部长陈振声宣布,英语和母语笔试9月进行,其他科目10至11月。所有级别母语课仅考一次,成绩将于次年1月公布。

新加坡教育体系 从2027年起,全岛中四学生将统一参加全国考试,不再区分“O”水准和“N”水准

科目级别选择依据PSLE成绩。PSLE各科成绩分8个等级,90分以上为AL1,最低为AL8。总分是4门学科分数之和,范围在4到32分之间。

例如大明:普通数学70分、普通英文65分、普通华文(母语)75分和基础科学60分。

他的AL分数就是:5+5+4+7=21分

再例如,小明无任何基础科目:数学92分,英语80分,科学87分,华文(母语)85分

它的AL分数则为:1+3+2+2=8

新加坡教育体系 从2027年起,全岛中四学生将统一参加全国考试,不再区分“O”水准和“N”水准

学生需根据AL分数选报中学,中学分为PG1、PG2、PG3三组。入学后,学生可依据科目表现修读G1至G3级别科目(G1最低,G3最高)。

*不同的中学会有不同的科目安排。

G1代表基础水平,类似于原“工艺班”的课程难度;

G2代表标准水平,等同于“普通班”的课程难度;

G3则代表高级水平,相当于“快捷班”的课程难度。

由于中一新生将按照三个分配组别(G1、G2、G3)进行入学安排,每个班级都有不同能力的学生。同班同学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一起上美术、音乐、体育等六个共同科目,而其他学术科目则按各自适合的程度“分班”上课。以贴合新加坡关于“每所学校都是好学校”的治学方针。

目前,中学分配组别仅用于入学,不影响学生学习,学生入学后仍可选修适合自身水平的科目。教育部不公布具体组别比率,仅提供大致数据。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