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患癌讓她深有體會 醫療社工開發以人為本護理模式獲表揚

2025-03-07

父母的奉獻精神讓她立志貢獻社會,母親患癌更讓她體會到病患和家屬面對的挑戰,讓她決心投入醫療社工的行列,以自身經歷協助其他人應對病情。

黃清心開發的以人為本護理模式成功減低病患的再入院率,也帶領小組簡化申請保健基金的程序。她在今天(7日)獲頒年度傑出社工獎,表揚她對社會服務所作出的貢獻。

黃清心在新加坡國家心臟中心當了25年的醫療社工,目前任職醫療社會服務主任的她接受《8視界新聞網》專訪時透露,她從小目睹了父母如何為他人奉獻,包括邀請需要援助的教友到家中分享心事,以及為女傭設立互助小組,讓她致力於成為社工,支持弱勢群體。

「我的父母很好客,經常會邀請需要幫助的人到家中,向他們提供輔導和建議。家裡幾乎每個星期都會有訪客。我的父母每月也會為女傭舉辦聚會,也會帶我一起去,所以我是受到父母的啟發,才會投入社工的行列。」

黃清心說,她原本在家庭服務中心擔任社工,母親於1999年被診斷患癌,讓她深深體會到病患與家屬在面對病痛時的無助和艱辛。那成為她轉行當醫療社工的轉捩點。

「醫療社工主要幫助病患應對患病連帶的各種複雜情緒和問題,例如當病患被診斷患有終末疾病時,他們會感到無助,覺得生活被擾亂,會有很多很多心理方面的擔憂,有些會擔心財務等等。我覺我可以利用我先前的社工經驗,以及我的母親患癌的親身經歷來幫助他人。」

黃清心(中間)和社區連接啟動計劃的團隊。 (圖:受訪者提供)

以病患為中心 開發新護理模式黃清心以病患為中心,開發了社區連接啟動計劃 (Local Area Coordination and Empowerment ,簡稱LACE)。黃清心指出,傳統的護理模式都是以管理疾病為中心,LACE計劃則是以病患為中心。社工會和病患進行深入對話,鼓勵他們一步一步實現他們嚮往的生活,間接降低再入院的必要。

黃清心以一名年長病患為例說,這名獨居老翁是日間護理中心的受惠人,不知何故不願意服從醫療指示,例如按時吃藥等等,因此經常進出醫院。

「我們鼓勵他和咖啡店的食客和日間護理中心的其他受惠者聊天,也鼓勵他參與中心舉辦的卡拉OK活動。久而久之,他開始結交朋友,也意識到他必須按時吃藥和看醫生,才能夠維持現狀,繼續享受他的新生活。在這之前,他幾乎每周都入院,參與LACE計劃後他的再入院率大幅降低。」

LACE計劃於2019年推出以來,新加坡國家心臟中心的再入院率已降低65%,可避免入院率也降低了58%。

簡化保健基金申請流程黃清心也在2013年共同領導了簡化保健基金申請流程的工作小組,參與設立一個全國統一系統,每年為社工省下168個工作日。

「病患在不同的醫療機構為不同的病症看診時,每一次申請保健基金都必須被重複問同樣的問題,提交相同的文件。這個程序對於病患和醫療人員來說不僅繁瑣,也非常沒有效率。有了這個統一的系統,病患就無需每次重複回答相同的問題。」

今年有三名表現出色的社工獲得表揚。黃清心榮獲最高榮譽的傑出社工獎,另一名獲頒此殊榮的是SHINE青少兒童服務的首席社工林婉莉。仁慈醫院的醫療社工Louisa Bielig則榮獲具潛力社工獎。


相关文章

  • 新加坡牛車水熟食中心爆衝突!男子在嬰兒旁吸煙遭勸阻後動怒,燙傷食客手指!
  • 新加坡大選,執政黨狂勝,有些人連褲衩都輸掉了......
  • 在新加坡買車太難了駕照考11次才過、擁車證64萬、買二手車還被坑
  • 快撿漏!運到美國的貨,轉到新加坡了
  • 前妻帶兒子改嫁他人 男子稱情敵虐待兒子要申請個人保護令
  • 西北社理會推出建國60攜手健康運動
  • 花拉路附近的京士路 發生突發性淹水
  • 京士路突發性淹水已消退
  • 蓋茨基金會在我國落腳 以強化同東南亞地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