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多數國家仍在為老齡化社會的勞動力缺口發愁時,新加坡正在以一場大膽的政策革新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新加坡人力部近日官宣,從今年7月1日起,工作準證持有者的最長僱傭期限限制正式取消,這意味著外籍勞工不再受限於過往的14至26年工作年限,而是可以持續為新加坡經濟效力至63歲,與此同時,新申請者的年齡上限也放寬至61歲。這一變化會給新加坡市場注入怎樣的生機與活力?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深挖這背後的邏輯!
01
取消最長僱傭期限 實現企業與員工共贏 新加坡取消工作準證持有者的最長僱傭期限,不僅打破了在新加坡「外籍勞工是短期勞動力」的傳統定位,更將新加坡本地與外籍雇員的退休年齡劃歸同一軌道,形成「同工同權」的平衡格局。體現了新加坡對「經驗價值」的深度認可。
新加坡人力部長陳詩龍在國會辯論中直言,留住處於黃金工作年齡的熟練工人,是確保企業競爭力的關鍵。過去,對外籍勞工的僱傭期限,不僅限制了僱主對人才的長期規劃,也讓工人陷入「年齡一到就要離場」的被動局面。如今,這一局面將被徹底改變,取消最長僱傭期限後,企業可以保留經驗豐富的核心團隊,而外籍勞工則獲得了更穩定的職業預期,形成了企業與員工之間雙贏的局面。
更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這次對政策的調整,還同步擴大了非傳統客工來源名單。從今年6月起,不丹、柬埔寨和寮國的熟練工人也將被允許進入新加坡市場,而9月後,廚師和重型車輛司機等崗位將向客工開放。
這些看似細微的調整,實則是新加坡在勞動力結構上的精準布局。通過拓寬來源國和職業範圍,既緩解特定行業的用工荒,又避免過度依賴單一國家的風險,展現了新加坡對全球化勞動力市場的敏銳把控。
02
提高S准證門檻 篩選高質量人才 如果說延長工作準證期限是新加坡為留住人才鋪路,那麼S准證收入門檻的調整,則折射出其對「人才質量」的更高追求。
新加坡S准證是面向中等技能外國雇員的合法工作簽證,適用於技術崗位或管理職位,屬於介於普通工作簽證和高級工作簽證之間的類別,由新加坡人力部簽發。
從今年起,S准證月薪門檻將完成最後一輪上調:金融業從3650新元升至3800新元,其他行業從3150新元升至3300新元。這一分步推進的政策設計,既給了企業緩衝期,也傳遞出明確信號,那就是新加坡不再滿足於「低成本勞動力」的舊模式,而是要通過提高准入門檻,篩選出更具競爭力的中高端技術人才。
03
留住人才 新加坡在做長遠規劃 新加坡此次政策調整,本質上是一場圍繞「人」的全局性布局。當全球陷入「人才爭奪戰」的混戰時,新加坡選擇了一條更具前瞻性的道路:不再將外籍勞工視為填補缺口的臨時工具,而是將其納入國家發展的長期規劃中。無論是取消僱傭年限,還是提高S准證門檻,都在傳遞一個核心理念:人才的價值不應被年齡或國籍定義,而應取決於其持續貢獻的能力。
對於新加坡的這一舉措,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讓我們一起來討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