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的跨學科教育,使畢業生(從左上角順時針方向)曾意茹、陳筱婷、倪佳傑、睿思、Saashtika Mohan 和 Faruq Khan Bin Hayat Khan 具備了在職業生涯中保持適應性並蓬勃發展的關鍵素質。這些來自會計、傳播、計算機和工程等不同領域的新國大畢業生,及其同齡人在面對全球不確定性時,依然展現出強勁的就業成果。
在全球不確定性中步入職場或許令人望而生畏,但新加坡國立大學2024屆畢業生們憑藉新國大的跨學科教育方法和豐富的實踐機會,已經從容自信地適應了這一過渡,為迎接未來的職場工作做好了充分準備。
通過實習和交流獲得更廣闊的世界觀
對於數據科學與分析專業的畢業生曾意茹 (Micole Chan) 來說,她在新國大的求學之旅為她提供了一片完善並應用專業知識的沃土。以最優榮譽學位畢業的她,如今在一家全球金融機構擔任交易分析師,進入了她本科時便懷揣的夢想行業。在工作中,意茹運用數據科學技術開發交易策略,分析金融數據,應用高級模型,並構建量化框架來識別市場機會。
她在同一公司完成的畢業實習為她目前的職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並最終為她贏得了該公司應屆生交易項目的全職工作機會。在長達七個月的實習期間,她將新國大學到的數據科學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工作中,交付數據驅動的交易解決方案,進一步加深了她對數據科學在金融市場中作用的理解。
為了增強在專業領域的經驗和專業能力,意茹充分利用了新國大的各種機會,例如輔修計算機科學,打下了堅實的編程、統計學和機器學習基礎,並掌握了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和軟體工程等專業領域的知識。
意茹還積極參與了多個實習項目以及本地和國際交換項目。這些經歷拓寬了她的學術和文化視野,同時使她獲得了更廣闊的世界觀,探索了課程之外的多樣化學科。
「我的學業為我提供了職業生涯所需的技術專長、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和全球視野。紮實的學業、實踐項目和行業參與的融合,讓我做好了在職場中茁壯成長的準備。」意茹說道。
嚴謹課程構建的強大技能組合
陳筱婷 (Chen Hsiao Ting) 以特優榮譽學位畢業於新國大計算機學院,專攻軟體工程和多媒體信息檢索。目前,她在 Visa 的核心支付開發團隊擔任軟體工程師,參與開發和優化 Visa Resolve Online 這一關鍵的全球應用程式,幫助提升數百萬用戶的爭議解決能力。
筱婷認為,新國大計算機學院嚴謹的課程設置為她提供了在科技行業脫穎而出所需的技術專長和軟技能。為期四年的課程為她奠定了堅實的計算機科學和軟體工程基礎,並輔以實踐項目和寶貴的實習機會。這些實習磨練了她的適應能力、協作能力和分析思維能力,這些對於她當前的工作至關重要。
本科期間的一大亮點是她在北京大學的交流學習經歷,在那裡她深入學習了文本挖掘、計算機網絡和作業系統等課程。這段經歷讓她接觸到了不同的學術環境、學習方法和教學風格,極大地拓寬了她的國際視野和文化理解力。
筱婷的求職過程非常緊張,需要同時為技術和行為面試做充分準備。她充分地利用了新國大全面的職業資源,並得到了計算機學院職業諮詢團隊的指導,特別是在簡歷寫作、職業規劃和培養積極心態等方面,這些都極大地提升了她在面試中的自信心。針對職場動態、領導力和個性發展的專門課程進一步幫助她成功應對了招聘過程。
筱婷說:「通過積極參與新國大的社群,無論是與同齡人交談、接受教師的指導,還是參加職業研討會和學生活動,我不僅收穫了技術專長,還提升了軟技能和行業人脈。新國大全面發展的教育和強大的職業支持真正塑造了我的成長曆程,賦予了我在 Visa 及其他領域成功的信心和準備。」
憑藉毅力和決心戰勝挑戰
新國大商學院會計學系校友倪佳傑 (Joel Gwey Jia Jie) 在畢業前三個月便開始積極申請工作,並在完成最後一個學期學業的同時,兼顧工作申請的評估和面試。作為本土金融服務公司 Singlife 的管培生,目前他在公司戰略部門輪崗,協助制定和執行集團戰略,推動業務部門的轉型工作。
對於佳傑來說,以一等榮譽學位畢業是一項來之不易的成就。他來自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一名小販,母親是一名家庭主婦。儘管如此,他懷揣著明確的目標,並從理工學院時期起就堅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佳傑表示:「我的新國大經歷教會了我,無論遇到什麼挑戰,只要繼續努力,我就能夠克服它們,實現我的目標。當我在 Singlife 的第一次輪崗中遇到挑戰時,我埋頭苦幹,儘量多學知識,提出問題,不斷提升自己。我認為我的第一次輪崗非常成功。」
他回憶起在新國大商學院職業發展辦公室 (BizCareers) 顧問的幫助下準備求職面試,顧問指導他如何應對不同的情境。他還向有行業經驗的商學院教授請教,獲取面試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如何提問的建議。佳傑發現這些準備讓他在小組面試中脫穎而出,最終在畢業後兩個月順利拿到 Singlife 的工作。
佳傑補充道,他在新國大獲得的軟技能對他從會計背景轉入保險行業至關重要。例如,一門商業溝通課程教會了他如何有效地向資深領導人彙報工作,這是他在戰略團隊的當前角色中經常處理的任務。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將童年熱情延續到大學
對於從小就對電子產品充滿熱情的 Faruq Khan Bin Hayat Khan,在大學攻讀工程學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選擇。他最終以電子工程(特優)榮譽學士學位畢業於新國大,專攻機器人與控制。在本科二年級時,他在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 (Land Transport Authority) 完成了為期三個月的實習,收穫頗豐。之後,Faruq 申請了陸路交通管理局的全職職位,目前作為一名工程師,參與設計軌道和公路交通系統的電力供應與系統集成工作。
他對電子產品的濃厚興趣始於幼年,當時他的父親教他如何建造和拆卸各種物品,如遙控船和自動植物澆水系統。他的熱情也促使他在中學時期加入了機器人俱樂部,並在進入新國大攻讀學位之前,在新加坡理工學院學習電機與電子工程。
Faruq 的本科教育使他具備了獲取新信息和概念的技能。「在新國大,我們學習了如何分解複雜的概念,並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這些是我現在在日常工作中應用的解決問題的技能。工程課程中獲得的技術知識也使我能夠更好地掌握工作中遇到的新概念。」Faruq 說。
他還受益於新國大設計與工程學院提供的多學科教育。強調跨學科學習的課程使他能夠選修專業以外的課程,包括機械工程、土木工程和項目管理。
「這種跨學科的方法不僅拓寬了我在各個學科的技能,也讓我能夠將學到的機械工程知識融入到我的機器人專業中。」Faruq 補充道。
利用跨學科和體驗式學習順利過渡
Saashtika Mohan 的大學生活充實而忙碌,但她的旅程充滿成就,涵蓋了雙學位專業和豐富的課外活動參與,如新國大政治協會 (NUS Students』 Political Association) 和哈佛大學亞洲項目。
這位新國大設計與工程學院和國大學院的校友,獲得了生物醫學工程,以及創新與設計兩個學位。目前,她在美光科技 (Micron Technology) 擔任程序與設備工程師,負責優化製造工藝和設備性能,以提高效率和產品質量。
她在最後一個學期參加新國大職業展時,發現了當前職位的招聘信息,並通過現場面試啟動了招聘流程,最終在畢業前成功獲得了該職位。
以一等榮譽畢業的 Saashtika 表示:「新國大對跨學科教育的承諾是我本科之旅的基石,賦予了我與來自不同領域的人員合作的能力。這使我能夠拓寬視野,提升批判性思維能力。」
國大博學計劃 (University Scholars Programme) 以及後來的新加坡國大學院 (NUS College) 提供的體驗式學習方法,進一步增強了她與跨職能團隊合作的能力,並使她能夠快速適應新挑戰。這些經歷,加上對批判性思維、創新與設計以及探索專業以外領域的重視,幫助她成功適應並順利完成了從醫療健康領域到半導體行業新角色的轉型。
在工作之外,Saashtika 仍然致力於產生積極的社會影響。作為獲得新加坡印度人發展協會卓越獎的優秀畢業生代表,她積極參與新加坡印度人發展協會的活動,最近還主持了「讓她閃耀」(Let Her Shine) 活動——一個旨在賦能印度社區女性的項目。
通過沉浸式學習和實習機會鋪就夢想職業
新國大的四年時光,讓睿思 (Rhys Thiagarajan) 這名榮獲日本研究(最優)榮譽學士學位的畢業生獲得了寶貴的機會,在學習期間深入了解日本的一切。
睿思通過在京都立命館大學的四個月學生交換項目和在東京早稻田大學為期一年的留學項目,充分沉浸在日本的文化、歷史和生活方式中。此外,睿思還加入了新國大日本研究學會的兄弟姐妹計劃,協助協調日本學校與新國大之間的學生交換項目。這些活動不僅讓他有機會與志同道合的人互動,還進一步培養了他對日本及日語的濃厚興趣。
在 Asia Business Creation Pte Ltd 這家專注於東南亞和日本之間商業合作的諮詢公司擔任分析師的實習經歷,也讓他在學習和與日本客戶互動的過程中,獲得了寶貴的經驗,了解了日本企業在新加坡的運作方式。
這些在國內外積累的經驗遠非小眾興趣,它們極大地增強了睿思的適應能力,拓寬了他的全球視野,並堅定了他在金融行業發展的信心。目前,他在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大通擔任保證金與抵押品分析師,負責抵押品管理運營,並管理包括日本在內的亞太地區客戶的投資組合。
他表示:「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學習讓我更加注重批判性思維和自主學習。新國大跨學科的教育方法也幫助我全面地看待機會和問題。由於我的角色需要頻繁與內部和外部利益相關者進行溝通和協作,這些技能無疑讓我更有信心面對各種任務和挑戰。」
新國大畢業生高起薪與強勁就業率
根據2024年畢業生就業調查,新國大畢業生在2024年繼續保持高就業率,並獲得了更高的起薪。
在2024屆的7,382名新國大應屆畢業生中,約5,269人參與了此次聯合調查;此外,在806名後續追蹤的畢業生中,有427名參與了調查。
近九成新國大應屆畢業生在考試結束六個月內就業
• 新國大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應屆畢業生中88.1%在完成最終考試後六個月內就業。
• 會計學和牙科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實現了100%的就業率,而會計學榮譽學位的畢業生就業率為96.9%,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率為95.7%。
• 建築學後續追蹤的畢業生中,超過96%在完成期末考試後六個月內就業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在17個學位課程的應屆畢業生中,超過九成在完成最終考試後的六個月內找到了工作。
新國大畢業生的全職正式工作起薪更高
• 2024年,新國大全職正式就業的應屆畢業生的平均月薪為5,101新元,較2023年的4,875新元有所上升。
• 2024年,新國大全職正式就業的應屆畢業生的月薪中位數也增加到4,600新元,高於2023年的4,400新元。
• 文學暨社會科學、商學、計算機、牙科、設計與工程、法學、護理學和理學等35個課程的畢業生獲得的起薪更高,或者與前一年的畢業生保持相似的高薪水平。
• 文學暨社會科學院以及理學院畢業生的薪資中位數在過去三年中持續增長。
本文來自網友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