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3日,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发生了一场反对以色列与哈马斯战争的抗议活动。
六名涉嫌参与活动的人员在接受新加坡警察部队(SPF)讯问后,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讨论,涉及言论自由、公共秩序以及法律边界的诸多问题。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CREATE研究大楼前 放置了124双鞋子和一块白色的裹尸布 来源:Instagram / sgacadboycott
事件回顾:NUS的抗议活动
1月13日,新加坡巴勒斯坦学生联盟在NUS的CREATE研究大楼前举行了一场纪念活动。
组织者表示,这场活动是为了“哀悼和纪念”受害者,并呼吁新加坡高校终止与以色列的学术、经济和政治联系。
白色裹尸布 来源:Instagram / sgacadboycott
警方介入与法律依据
1月16日,新加坡警察部队(SPF)宣布对此次抗议活动展开调查。
警方提醒公众,新加坡的公共集会受到《2009 年公共秩序法》的管制,在新加坡,未经警方许可组织或参加公共集会,违反《2009 年公共秩序法》,属违法行为。
2月27日,新加坡警察部队(SPF)对六名年龄在21至28岁之间的人员进行了调查。警方表示,此次活动未获许可,且在调查过程中查获了与事件相关的通讯设备和衣物。
根据2010年《刑事诉讼法》,警方有权搜查、获取、检查与犯罪有关的任何设备。警方强调,此次调查是为了维护公共秩序和法律的严肃性。
新加坡警察部队 来源:维基百科
争议与各方回应
事件引发了部分学生和校友对警方行动的质疑。一些社交媒体账号声称警方“未经通知就搜查房间并没收设备”,并指责警方对学生的行为反应过度。
然而,警方和校方强调,任何活动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未经许可的集会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冲突,甚至威胁到公共安全。
此外,警方回应称,只要不违法,人们可以自由表达观点,但举行公众集会必须依法申请许可。
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关于言论自由与法律边界之间平衡的讨论。
思考:在法治与自由之间寻求平衡
新加坡作为一个法治社会,公共秩序和法律的权威性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
此次事件提醒我们,表达和集会活动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警方的调查体现了对法律的尊重和对公共秩序的维护,也引发了如何在保障言论自由的同时维护社会稳定这一问题的思考。
希望各方能够在法治与自由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通过理性对话和合法途径表达诉求,共同维护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