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選區重新劃分後,選區數量從2020年的31個增至33個,包括15個單選區、8個4人集選區和10個5人集選區。(取自早報網)
(新加坡訊)新加坡選區範圍檢討委員會報告昨日出爐,單選區和集選區總數各增加1個。國會議席總數則增加4個,從目前的93個增至97個。
《新明日報》報道,新加坡選區重新劃分後,數量從2020年的31個增至33個,這包括15個單選區、8個4人集選區、10個5人集選區。
截至2月1日,新加坡選民人數比2020年大選時增加了10萬1791人。
新加坡選區範圍檢討委員會在報告中指出,由於人口變動,加上部分區域出現新的住宅發展,白沙──榜鵝集選區、三巴旺集選區、淡濱尼集選區、豐加北區、波東巴西區的選民人數增幅高於其他選區。
該委員會在劃分選區時,考慮了選民人數顯著變化,以及人數較多的選區範圍調整後,周圍選區的連帶調整。
單選區方面總體變化較大,總數從14個增加到15個,新的單選區共6個,原有的5個單選區不復存在。
新的單選區包括:武吉甘柏、惹蘭加由、裕廊中、女皇鎮、三巴旺西、淡濱尼尚育。消失的5個單選區包括:武吉巴督、豐加北、麥波申、榜鵝西和裕華。
4人集選區方面,白沙──樟宜、榜鵝是兩個新的4人集選區,原有的6個4人集選區中,部分選區的範圍有所調整,但仍維持原本的名稱。
5人集選區從原本的11個減至10個,其中3個新的5人集選區是:裕廊東──武吉巴督、馬林百列──布萊德嶺,以及西海岸──裕廊西。
原有的4個選區不復存在,包括:裕廊、馬林百列、白沙──榜鵝、西海岸。
總理黃循財在成立選區範圍檢討委員會時,要求委員會確保集選區的平均規模、單選區議員比例,以及議員負責的平均選民和上屆大選大致相同。
上屆大選,集選區的平均議員人數為4.65,約有15.1%的議員來自單選區。
在選區範圍調整後,集選區的平均議員人數為4.56,比2020年大選微降0.09個百分點;來自單選區的議員比例為15.5%,微增0.4個百分點。每名議員平均負責的選民人數則為2萬8384,比2020年大選少126人。
重點一覽
國會議席:97 (增4個)
選區總數:33 (增2個)
15個單選區,8個4人集選區,10個5人集選區
集選區平均議員人數:4.56(降0.09個百分點)
來自單選區的議員比例:15.5%(增0.4個百分點)
議員平均負責選民人數:2萬8384(降12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