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政策干预和激励,人们可能会更倾向于只生育一到两个孩子。”Tan博士说道,“鼓励大家多生育,有助于改变社会对家庭规模的认知,否则‘少子化’可能会成为新的主流观念。”
不同家庭的选择
对一些家庭而言,养育多个孩子不仅是责任,更是一种幸福感的来源。
36岁的护士Norul Izzi育有三个男孩,分别是2岁、5岁和7岁。她表示,在她的观念中,拥有3个孩子是很正常的,因此她从未觉得这是一种负担。
“孩子们会自己玩在一起,我不用特意想办法去安排他们的娱乐活动。”她说。此外,孩子们的到来也让她的父母更有生活的目标,因为他们有更多的外孙可以疼爱。
她经常和住在附近的母亲一起去公园骑自行车。老太太会骑着自行车,带着美禄和奥利奥,外孙们则围在她身边。
她很庆幸自己能保住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高级护士的兼职工作。她的儿子由父母或丈夫照顾,丈夫在ICAU做轮班工作,每周工作四天,下午4点下班。
这意味着她可以暂时不用带孩子,同时保留一份自我认同感。
“做父母是一件非常矛盾的事。当你在家时,你会觉得孩子很烦,而当你在工作时,你又会非常想念他们。”
另一对夫妇原本已经停止生育计划,但却有了意外情况。
当他们的大女儿Charis刚上小一,小女儿Megan 6岁时,又一个孩子出生了。
“这种感觉就像你终于从尿布中解脱了,结果又必须背上军队背包,”正在休无薪假的Janice Chiang女士说道。
这位38岁的妈妈说:“当孩子整晚睡不着觉时,我会感觉非常疲惫,昏昏沉沉,然后我就会感到难过,因为我也错过了与长辈们相处的时光。”
女孩们担心弟弟的出生会导致父母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她们。
她的丈夫,36岁的Donovan Low先生说,全家最近去乌敏岛徒步了5公里。
“我们想让她们知道,虽然爸爸妈妈很忙,但我们仍然会抽出时间陪她们做喜欢的事情,”他说。
宝宝的午睡时间也是父母和女儿们玩Uno游戏和聊天的机会。
当夫妻俩累了的时候,他们就轮流休息。
Chiang女士说,宝宝的到来给了她意外的惊喜。“我有机会以较慢的速度重新体验为人父母的时刻。”
“看到两姐妹逐渐扮演好姐姐的角色,学着照顾弟弟,还会在放学回家时主动要求抱他,这在很多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认同多子女家庭的选择。31岁的Annabelle Ang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坦言,即便有政府的经济支持,她仍不会考虑生第3个孩子。
“养育第3个孩子意味着降低我们的生活水平。”她说道,“我不会过分溺爱他们,但我希望他们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和生活,比如补习、旅行,甚至是更精致的生活体验。”
结语
回到王先生一家,他认为,尽管养育孩子不会带来经济回报,但看到他们健康成长、人格健全,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养育孩子是一项重要且有价值的事情。”他说,“虽然这不是一份能带来金钱回报的工作,但孩子们的成长和幸福,就是最好的回报。”
*本文素材来源:The Straits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