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刚刚在财政预算案上,给大家发了一大笔钱。紧接着又有消息爆出,新加坡要对城市规划和人们的生活下手了!
从地铁线建设,到机场、出行、养老住房、小贩中心,再到道路安全、卫生、能源等多个领域,新加坡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变革!
2050年地铁新建2条线、$10亿升级…
超40万户家庭受益~
2050年新加坡地铁线图片曝光,引起很多网友热议!
1. 延长西海岸地铁线,将裕廊区域线进一步衔接到环线和跨岛线。
第一阶段,从裕廊区域线的班丹蓄水池站,连接到跨岛线的西海岸站,预计2030年建成;
第二阶段,从裕廊线的西海岸站,衔接到环线的肯特岗站,预计2040年竣工。
该计划完成后,西部居民往返市中心,可节省多达20分钟车程。
2. 新建2条地铁线或合建成1条,可能会重点发展南部濒水区。
第一条,登加线。穿行于西部和西北部,途经登加、武吉巴督、女皇大道和红山一带。
第二条,实里达线。穿行于北部和东北部,途经兀兰、三巴旺、盛港西、实龙岗北、黄埔、加冷,以及南部濒水地区。
该计划完成后,超过40万户家庭步行不到10分钟,就可乘搭实里达—登加线。
3. 翻新东西线与南北线的地铁站
新加坡计划根据每个地铁站的乘客量、人流量和周边地区的发展定制,来重新规划空间。比如:扩大月台空间,增加电梯、电动扶梯和出入口,翻新巴士站、德士站、上下车处和建造新的有盖走道等等。
第一个要翻新的就是义顺地铁站,其他地铁站也将陆续翻新。蔡厝港和文礼站预计2027年完成,裕廊东站在2028年,巴西立和宏茂桥站在2030年,金文泰站则在2032年。
4. 未来5年投入10亿新元优化地铁系统
为了让地铁实现每行驶100万公里才发生一次超过五分钟延误事故,新加坡计划在未来5年投入10亿新元,来改善优化地铁系统。
第一,提高状态监测能力,进行更多预防性和针对性的维修。第二,针对性地更换子系统和部件,以更好地维持资产寿命。第三,更广泛地使用新科技,提高维修效率和效力。
0
新加坡樟宜机场扩大
投$10亿优化基础设施、培养人才
为在2035年左右,让新加坡樟宜机场的航线网络扩展到全球200多个城市,巩固全球航空枢纽的地位。新加坡民航局计划在未来5年投入10亿新元,放大樟宜机场的优势。
1. 加快建设共用基础设施,使其更先进、高效;
2. 以第五搭客大厦(T5)为基准,制定为期10年的科技发展路线图,加强机场运营能力;
3. 培养高素质员工,包括强大的本地核心团队,以及对竞争力至关重要的外籍员工。
樟宜机场T5预计在2030年代中期投入使用,届时樟宜机场将能最高容纳1.4亿人。
新加坡打车更方便
将在CBD设立9个“点对点接载点”
新加坡将把中央商业区的9个德士接载点,改为“点对点接载点”(只能上下车,不能停车),供德士和私召车使用。 这包括珊顿大道华联城外的E19,以及百得利路海峡贸易大厦外的E13德士接载点,具体实施时间与其他地点择日公布。 新加坡还为该计划提供多达50%的津贴,顶限为50万新元。 04
买电车补贴$4万、骑电动三轮有新规
1. 买电车补贴$4万、充电桩补助$3万 2026年1月1日-2028年12月31日,在新加坡购买电动重型车辆可收到最高4万新元的津贴,分3年发放:注册时发1.3万新元,满一年再发1.3万新元,满2年再发1.4万新元。
注意,该津贴适用于最高装载重量超过3500公斤的货车和巴士。
若同时安装充电桩,可获得50%的资助,最多3万新元。每个地点最多安装3个,仅限前500个。
在公寓等非有地私人住宅安装共用智能充电桩的电动车通用充电桩津贴,有效期延长至2026年12月31日。数量上限也从首2000个变为3500个,只是这1500个的津贴上限为3000新元。
2. 骑电动三轮上路须持医疗证明 2026年首季起,骑行动辅助踏板车必须持有医疗证明,且行驶速度控制在6km/h以内。同时,商家也只能售卖符合速度限制的电动行动辅助工具。
若通过科技辅助基金和乐龄助行基金购买辅助踏板车,无须额外索取医疗证明。
乐龄易与安居花红扩大到私宅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