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淡滨尼尚育区出现的一个仅有一名选民的投票区,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根据最新出炉的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报告,该 “一人投票区” 所在土地范围约一半为轻型工业区,另一半包含至少两个尚未竣工的发展项目,住宅区目前尚未完工。至于为何在这种情况下提前划定此投票区,导致仅有一名选民的特殊情况,选举局在回应相关询问时,未作进一步说明。
淡滨尼尚育区共有 14 个投票区,总选民人数为 2 万 3802 人。其中,位于淡滨尼的 13 个投票区拥有 2 万 3801 名选民,而位于东海岸的第 42 投票区却仅有 1 名选民,这种巨大的数量差异实属罕见。报告还显示,除了这个 “一人投票区” 外,荷兰 — 武吉知马集选区第 40 投票区仅有 193 名合格选民,杨厝港第 10 投票区有 209 人,同样选民人数较少。
针对合格选民人数极少(如少于 200 人)的投票区如何影响选举后勤安排的疑问,选举局发言人表示,当局会将这些选民安排到邻近投票区的投票站,以此优化人力和资源配置。查阅以往几届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报告发现,2011 年阿裕尼集选区的后港第 10 投票区曾出现完全没有选民的情况。
在这一轮选区重新划分后,新加坡国会议席总数从 93 个增加到 97 个,选区数量由 31 个增至 33 个。每个选区又进一步细分为多个投票区,每个投票区都设有独立投票站。选举局称,投票区检讨属于例行工作,主要基于住宅发展带来的人口变化进行,且通常与选民登记册的修订同步开展,目的是让选民能够在更靠近住家的投票站投票,整个过程不会对选区边界造成影响。
过去 10 年里,2014 年、2015 年、2017 年、2019 年、2020 年、2023 年以及 2024 年都进行过类似的检讨工作。一般情况下,每个投票站分配的选民人数介于 2000 人至 4000 人。
根据国会选举法令相关条文,选举登记官在调整或新设选区时,必须将选区细分为若干投票区,并为每个投票区分配字母代号,同时制作详细地图,清晰标示各投票区范围,并在宪报上公布,告知公众查阅网上地图或现场查阅地图及投票区字母代号的方式。如有需要,官员有权调整投票区划分,调整后需及时更新地图并再次公告。
公众可在选举局官网查看投票区地图,也可自行下载打印纸本地图。这一 “一人投票区” 现象,不仅引发民众对选举公平性和合理性的讨论,也促使人们关注选举制度在应对特殊情况时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后续相关动态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