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16岁的青少年
获得价值$500的教育储蓄(Edusave)填补,预计今年7月就能收到钱。
17岁-20岁的未成年
获得价值$500的中学后延续教育户头(PSEA)填补,预计今年7月就能收到钱。
新加坡帮助养娃少花钱
学前教育每月费用降至$300
新加坡政府在鼓励生育的同时,也深知养育孩子的不易,因此不仅在生育时给予经济支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持续减轻家庭负担。
从今年开始,政府资助的主要学前中心及其合作伙伴所提供的全日制托儿服务费用将有所调整。具体来说,这两类机构的月费上限将分别减少40新元,调整后分别为640新元和680新元。而到了明年,这一费用还将进一步降低30新元,降至610新元和650新元。得益于基本托儿津贴,新加坡的双薪家庭每个孩子在托儿方面的月支出将大约降至300新元,而对于中低收入家庭来说,这一费用将更为优惠。
此外,新加坡的教育体系也极大地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小学阶段免学费,中学生仅需支付5新元的学费和20新元的杂费,而初院生的费用也仅为6新元学费加27新元杂费。如此算来,从孩子入学到进入大学前的整个教育阶段,每个家庭最多只需支付2000多新元。
新加坡助力减轻生活负担
新婚夫妻买房最高补助$23万
近年来,新加坡每年推出的预购组屋单位数量介于2000至4000之间,然而这一数量仍难以满足需求。为此,政府计划持续增加新组屋的供应,特别是那些等待时间较短的组屋,以此激励新婚夫妇尽早组建家庭。
在购房优惠方面,首次购买预购组屋的夫妇可享受高达12万新元的津贴,而购买转售组屋的津贴则高达23万新元。
叶汉荣议员提议放宽育儿短期住屋计划的申请门槛,并增加该计划下的组屋供应,为正在等待预购组屋的年轻夫妇提供更多经济实惠的租房选择。
娜蒂雅议员则建议建造更多适合三代同堂的组屋,让家人能够共同生活,也让祖父母有机会协助照顾孙辈。
新加坡下令给父母放假陪娃
宝宝出生一年内可带薪休假30周
当前规定下,直至孩子年满七岁,每位家长每年均可享受六天带薪育儿假,且不受家中孩子数量的影响。黄国光议员提议,应将这一福利延长至孩子12岁,即每位家长在孩子未满12岁的期间,可针对每个孩子享有六天带薪育儿假。从今年4月1日起,新加坡政府将强制把由政府承担薪资的陪产假延长至四周,这意味着新生儿父亲若申请四周的陪产假,雇主必须批准。
同时,自4月1日起,新加坡还将推出全新的父母共用产假计划,将在职父母的产假增加至10周。新政策实施后,宝宝出生的一年内,父母总共可申请长达30周的育婴假。
为了打造更加家庭友好的职场环境,未来职场将采取更多措施,如允许雇员选择弹性工作时间,甚至推行四天工作制,旨在为家长腾出更多时间陪伴孩子。
新加坡支持女性冻卵,补贴人工
受孕再也不用担心身体不好难以生娃
如果你渴望拥有孩子,但因身体状况导致自然受孕面临挑战,别担心,新加坡提供了一项补助计划来帮助你。只要夫妻双方中有一方是新加坡公民,且受孕前家庭中仅有一个孩子,且同意在公立医院进行受孕治疗,就能享受到政府对人工辅助受孕部分费用的补贴。
另外,新加坡对冻卵技术也持开放态度。政府已明确规定,年龄在21岁至35岁之间的新加坡女性,无论婚姻状况如何,均可选择冻卵。但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合法夫妻才能使用这些冷冻卵子进行生育。至于为何将冻卵年龄上限设定为35岁,这与捐赠卵子的年龄限制相同,原因是女性在35岁后,卵子的质量会显著下滑。然而,对于使用冷冻卵子进行人工受孕的年龄,则没有明确的上限规定。
李光耀都难以解决称人口问题根源在于
新加坡的建国元勋李光耀,在其著作《李光耀观天下》中专辟一章,深入阐述了他对人口问题的独到见解。
李光耀曾设想,若他仍在执政,会将新加坡的婴儿奖励金设定为国民平均年薪的一倍,以当前新加坡每月税前平均工资中位数5197新币为基准,这一奖励无疑将极为丰厚。
然而,经过多方努力后,李光耀坦言:“人口问题对新加坡构成了最大的威胁,但我对此束手无策,已将此重任交予下一代领导人,期盼他们或未来的继任者能最终找到破解之道。”
他认为,人口问题的根源在于生活方式的转变。随着女性教育水平的提升和就业机会的平等化,她们不再将生育和照顾家庭视为首要任务。
女性在经济上独立,对伴侣的选择也更为挑剔,期望找到比自己收入更高的男性。若遇不到理想对象,她们宁愿保持单身。
针对这一问题,李光耀提出了两个可能的解决方案:一是承认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性(如美国所行),二是通过移民政策来增加人口(新加坡一直在实施)。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