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取代人工?楊莉明:AI需要人去管理 國人可抓住AI帶來的新機遇

2025-03-15

人工智慧(AI)是否會取代人工?這是不少國人擔憂的課題。數碼發展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表示,人工智慧和科技也會帶來新的機遇,而新加坡必須繼續維持政治和社會穩定,引入人工智慧等新的就業機會;政府也會支持國人不斷提升技能,保持競爭優勢。

楊莉明今天(15日)出席了在牛車水民眾俱樂部舉辦的《部長海量說》第二場活動,討論人工智慧和科技的迅猛發展以及政府如何幫助國人適應變化、抓住新機遇。

新傳媒主持人張海潔指出,隨著科技的進步,今後十年,一些工作可能會被人工智慧取代,例如司機、收銀員、銀行櫃檯職員,甚至是主播。楊莉明更笑言,「有一天人工智慧也可能會取代所有的議員」。她指出,人工智慧發展迅速,但也會帶來新機遇,以及造就新的需求。

「比如說你用人工智慧,但是人工智慧有時候會(發生)故障,它出現故障的時候誰會處理?就好像以前沒有地鐵,沒有地鐵就沒有故障,沒有故障就不需要人維修。人工智慧也一樣,以後會有很多資料庫,也需要人管理。人工智慧可能會有風險,也需要人在進行測試的工作。」

新傳媒主持人張海潔(左)和數碼發展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右)。(圖:林祥龍)

她表示,我國必須要懂得如何善用科技擴大競爭優勢,把這些新需求引入我國,為國民創造就業機會。

「每一份工作都有其競爭對手,它或許是人工智慧,或是會使用人工智慧的人。如果那個人在新加坡以外,他把這些就業機會從新加坡拉到那邊去,那其實在我們這裡競爭也沒有太大意義。我們更加需要的是把科技變成我們經濟體的一個競爭優勢,讓更多企業在新加坡繼續投資,繼續造就更多就業機會。」

楊莉明說,除了製造利於經商的環境和製造就業機會,國人也必須自我調整,提升技能。她指出,在未來,轉換職業跑道將是新常態,因此政府大量投入延續教育和培訓,同時幫助想要轉換職業跑道的中年人士和失業者,應付生活開支,例如有意報讀技能創前程進階計劃下的全日制培訓課的40歲及以上國人,可申請每月高達3000元的職涯中期培訓津貼;月薪不超過5000元的非自願失業者將可在六個月內,獲得多達6000元的援助金。

《部長海量說》第二場活動吸引了約40人報名參與。(圖:林祥龍)

《部長海量說》第二場活動吸引了約40人報名參與,大部分為40歲以上的人士。部分參與者認為在不久的未來,人工智慧會和人「搶「工作,一些人則對找不到工作、技能不夠、或工資太低表示擔憂。

張海潔受訪時表示,她目前的工作已經在廣泛地使用人工智慧,因此也面對一定的壓力,擔心工作會被取代。

「現在有AI主播、AI配音、翻譯,全部都可以用人工智慧完成。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機會,沒有辦法,你不想被淘汰的話就必須不斷的進修。」


相关文章

  • 將懷孕6個月的妻子和4歲女兒勒死!與屍同床9天,新加坡一惡性家庭兇殺案......
  • 不買珠寶不准離店!中國旅遊團入境新加坡後竟被困『小黑屋』…
  • 小心!這種"兼職"可能要坐牢 新加坡最新判例給所有掛名董事敲警鐘!
  • 李凱馨辱華風波延燒 《赴山海》恐砸千萬人民幣「用AI換臉」
  • 黃永宏呼籲政務官別用社媒反應衡量表現 網民給了他最暖「成績單」
  • 樟宜機場巨無霸級航站樓T5,最新細節流出,總理出席動土儀式
  • 史迪奇空降濱海灣花園!7米巨型滑梯免費玩
  • 小一報名時間定了!最新規則公布
  • 新加坡EP續簽越來越難了?薪資達標仍被拒,空殼公司被查,這些坑千萬別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