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前,一個華人女孩從死人堆里爬了出來,她的身後是270名小孩的屍體…
從那之後,她的人生軌跡發生了巨大改變,成為了柬埔寨10大富豪、十分成功的女企業家、華人勳爵!
跟隨萬事通一起走進她的傳奇人生吧~
遭遇紅色高棉大屠殺
僥倖在死人堆中活下來!
林秋好出生在柬埔寨 ,家中共有5個孩子,她排行老三。
11歲時,柬埔寨爆發紅色高棉大屠殺,她們一家受到戰爭迫害,四處逃難。在途中她還得照顧弟弟們的飲食起居。
到了1975年,紅色高棉大屠殺愈演愈烈,一個名叫波爾布特的人強行將14歲的她與家人分開,被趕往貢布省卜哥山脈的一個兒童營也就是所謂的「青年流動隊」里勞動,發配到偏遠的農村參加繁重的修築水堤的勞動。
每天不分晝夜的挖土、搬土,挑著沉重泥土,艱難的攀登185個台階,一旦體力不支,就有被「安卡」以調動為名秘密殺害的危險。
紅色高棉軍隊每天隨機將孩子帶走,然後殘忍的殺害,死去的小孩就像動物一樣被拖走,隨意丟棄。這些屍體吸引了許多蒼蠅,每天都要在屍體堆旁勞動,臭氣熏天。
那時候,幾乎每個漆黑的夜晚,是一個個恐怖的夢魘陪伴著她入睡。在兩年後的一個風雨交加的早上,在她夢見父親殷殷囑託後決然離去而醒來的那個早晨,她聽到了父親因忍受不了酷刑的拷打和被活埋的恐嚇而自盡的噩耗。
林秋好說,「她所在的兒童營里共有275名小孩,到最後,只有她與4個女孩倖存下來…」
4年下來,她都沒能與父母在一起生活過哪怕一天,除父親外其他的幾個兄弟姐妹也沒能活下來,直到1979年紅色高棉大屠殺結束,她才得以與母親團聚…
家鄉和平解放後
從粿條店開始發家!
柬埔寨和平解放後,林秋好回到了西港,嫁給了一名漁夫。她在家裡的村路邊上搭起了一個不足30平米的簡易的草棚,開起了「粿條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風雨來雨里去,苦心經營著全家人賴以生存的小店。
她的丈夫與新加坡商人做起了海上小貿易,夫妻倆的日子過得有聲有色。但好景不長…
她的丈夫被泰國軍方監禁了,只因有一次她試圖將一輛摩托車從泰國暈倒柬埔寨賣。
林秋好只好將粿條店關了,接手丈夫與新加坡商人的生意。
「當時由於受到政府控制,新加坡的船隻不能靠近柬埔寨的海岸,只能夠停在國公的白石島。她每晚帶著工人到白石島將船上的電子產品、菸酒買下來,運到西港去賣。」
這一干就是5年,林秋好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到了1987年,柬埔寨的政局穩定下來,新加坡的船隻可以直接靠岸,她便從白石島返回西港。生意做起來是方便了,也越做越紅火,但是收入因為柬埔寨開始實行稅收制度變得越來越少了…
為此,林秋好想了一個辦法:「在金邊建立一個倉庫,自己做零售商。」
開公司打造
商業帝國!
林秋好在朋友的推薦下,開始做國外一家酒的代理,但不厭其煩的上門推銷,遭受了數不盡的白眼與冷嘲熱諷。
1994年,她看準時機成立了Attwood進出口公司。剛開始公司僅有二十幾平,工人只有6個。但當時柬埔寨百廢待興。各大國際品牌紛紛都想搶占先機。林秋好藉機新加坡商人以及柬埔寨本地商人合作,搶到了軒尼詩白蘭地、尊尼獲加威士忌和喜力啤酒等高端品牌獨家代理商的資格,並在柬埔寨各地建立了13個配送中心,員工也猛增到了300名。一步步將Hennessy.Johnner等國外名酒在柬埔寨的市場打開。
除了名酒、菸草、電子產品外,她的生意遍布房地產、餐飲、酒店、娛樂領域。
進軍房地產
打造金邊經濟特區!
2004年,林秋好買下了136棟豪華別墅,開始進軍房地產。
此後,她用賣別墅的錢低價買入了金邊城外的365公頃的土地。次年金邊房地產開始爆發。
就是現在遠近聞名的金邊經濟特區。距市中心僅18公里,距國際機場8公里,距西哈努克港200公里。其主要設施為工業廠房區、自由貿易區和產品加工區。配套設施有商業辦公區、醫院、學校、豪華別墅區、普通住宅區。區內供水系統、供電系統、通訊系統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倉儲、貨運等輔助功能設施也應有盡有。
來自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22家企業已先後入駐。涉及行業有成衣製造、製鞋業、摩托車裝配業等十多個行業。整個特區占地面積360公頃,總投資9000多萬美元(約6.5億人民幣),是柬埔寨目前最大的工業園區之一。
現在金邊經濟特區作為柬埔寨第四家上市公司,也證明了林秋好的生意頭腦有多強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