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於餐館消費爭議的事件引發廣泛關注。一名男子在臉書開啟直播,控訴自己在裕廊東興業通道商業大樓二樓的一家越南餐館與酒吧消費時,遭遇促銷活動誤導,花費 150 元購買了 30 罐啤酒,認為餐館在價格計算上存在混淆消費者的行為。
據悉,該男子於 3 月 7 日晚與約九名朋友前往這家餐館。餐館近期正在進行促銷活動,若食客能在五秒內喝完一杯啤酒,便可贏走一箱 24 罐的越南啤酒。當晚,男子的一位朋友成功參加挑戰賽並贏取了一箱啤酒,不過決定將獎品帶回家。
隨後眾人另外點酒,餐館老闆陳氏玉嬌(36 歲)介紹了店內另一促銷 —— 買兩桶(每桶五罐)啤酒可免費獲贈一桶,每桶價格為 33 元 9 角。最終,他們點了四桶,加上贈送的兩桶,共計 30 罐。
然而結帳時,問題出現了。男子一方發現,30 罐啤酒加上服務費後總計需支付 150 元,對此表示不滿。他們稱理解中的 「一桶」 內有 24 罐啤酒,按照此理解,只需以兩份 33 元 9 角,即 67 元 8 角支付帳單。
陳氏玉嬌則耐心向他們解釋,「一桶」 實際為五罐,與 「一箱」 24 罐存在明顯差別。但男子一方並不認同這一解釋,隨後在臉書上開啟直播,指責餐館欺騙和誤導消費者。
為自證清白,陳氏玉嬌也隨即開直播,詳細闡述了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最終,男子一方支付款項後離開餐館。
在餐飲消費中,價格的明確界定與消費者的理解至關重要。此次事件中,雙方對於 「桶」 的容量定義產生分歧,進而引發爭議。
這也提醒廣大消費者,在享受商家促銷活動時,務必仔細確認價格、計量單位等關鍵信息;同時,商家在推出促銷活動時,也應更加清晰、明確地向消費者闡釋活動規則,避免因信息不對稱導致糾紛,共同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