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 移民新加坡的方式多種多樣

2025-03-19

新加坡,憑藉其經濟的蓬勃發展、卓越的教育體系、宜人的生活環境、優惠的稅收政策、對家庭團聚的支持以及強大的資產保護能力,已經成為了眾多人心目中的理想移民之地。為了幫助您更全面地了解,本文將詳細列舉並解析多種移民新加坡的途徑。

01 教育移民

留學新加坡是一種高效獲取移民身份的方式,其通過率相當可觀。目前,只要在新加坡就讀的學生成功通過至少一門國家級考試,例如PSLE或GCE的N、O、A水準考試,或是正在參與綜合課程(IP)的學習,他們就有資格申請成為新加坡的永久居民(PR)。相較於其他移民途徑,這一條件顯得尤為寬鬆。

簡單來說,只要選擇在新加坡留學並參加考試,就有可能輕鬆獲得新加坡PR。對於普通人而言,如果想要成為新加坡PR,乃至進一步成為新加坡公民,最簡單且成功率最高的方式就是「教育移民」。越早接受新加坡的本地教育,且持續時間越長,獲得新加坡PR或公民身份的機會就越大。

02 工作簽證移民

這是最多人選擇的移民新加坡途徑,也是渴望移民新加坡的人群中占比最大的一類。該途徑要求申請者首先需獲得SP(S准證)或EP(就業准證)等工作準證,在滿足永久居民(PR)申請條件後,進而爭取永久居留權,實現移民新加坡的目標。需要注意的是,WP(工作準許證)持有者是不具備申請PR資格的。

此方式的顯著優點在於成本相對較低,且家屬移居新加坡的程序較為簡便。然而,其缺點也同樣明顯,即對個人學歷、技術水平和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並且整個流程耗時較長。

SP准證是新加坡人力部為外國中級技術人才提供的工作許可。儘管理論上在新加坡工作半年後就有資格申請PR,但根據網友的經驗分享,工作時長對PR申請通過率有所影響,因此建議在持有SP准證滿3年後再行申請。

EP准證則是新加坡專為外國專業人士(從事管理、行政或專業工作)設立的最高級別工作準證。與SP准證類似,雖然等待一段時間後申請PR的成功率可能會提升,但具體時長因人而異。一般而言,持有EP准證滿2年後申請PR的通過率可能會更高,尤其如果能有在新加坡居住一年的經歷,將更有利於申請。

03 技術移民

新加坡針對技術人才設立了一種特殊的准證制度,該制度主要面向高科技人才、教授、商業領袖、研發人員、投資專家等高端專業人士。由於要求嚴格、審核細緻且名額有限,這一準證的獲取並不容易。然而,一旦成功獲得,相較於就業准證(EP)和S准證(SP),持有者在申請永久居民(PR)時的通過率會相對較高。

其中,TP准證是新加坡專為高科技人才設計的。申請者需滿足月薪至少2萬新元、在市值5億美元以上的公司工作、或領導研發工作至少5年等條件中的兩項。此外,高校的教授、講師等專業人士也有資格申請,他們可以在新加坡開展創業活動、就業或擔任公司董事。自2020年開放申請以來,TP准證的發放一直保持著嚴格的控制,首批僅發放了500個名額,至2022年已發放了180個。

而ONE Pass准證則是新加坡為高精尖商業人才推出的更高級別的准證,可以被視為TP准證的升級版。申請者需月薪超過3萬新元,並在市值超過5億美元的企業中擔任過重要職務。這一準證的最大特點是名額不受限制,只要滿足條件即可申請。去年一年,新加坡就批准了4200份ONE Pass准證申請。雖然目前尚不清楚持有ONE Pass准證申請PR的通過率,但從其申請條件來看,通過率很可能高於EP和SP。

另外,PEP准證是新加坡人力部為外籍專業人士提供的另一種特殊類別、個人定製的工作準證。它不受限於單一僱主,提供了更大的工作靈活性。然而,PEP准證的有效期僅為3年,且到期後不能續簽。相較於EP准證,PEP准證更為高級,但申請PR的通過率目前仍未知。

04 創業移民

對於懷揣創業夢想、有意在新加坡開設公司並尋求移民途徑的財富積累者而言,以下方式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通過在新加坡創立公司,你不僅能夠獲得就業准證(EP),還能在滿足經營要求並為新加坡經濟做出貢獻後,進一步申請成為永久居民(PR)。

自雇EP移民途徑,本質上仍屬於EP准證的範疇,但無需依賴外部僱主進行申請。你可以在新加坡自主註冊一家公司,擔任股東兼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的角色,從而為自己申請EP。這一方式特別適合於創業者、企業家、商務精英、經濟實力雄厚的個人以及中產家庭。其優勢在於速度快,最短僅需3-6個月便能獲得EP,且註冊公司的資金門檻較低,僅需5萬新元。然而,缺點在於你必須先經營公司,為新加坡社會做出貢獻,並承擔後續較大的開銷,然後才能申請PR。通常,大多數申請者會選擇在兩年後申請PR,因為此時通過審批的機率更高。

另一種類似但略有不同的方式是PIC自雇,即在新加坡註冊私人投資公司,專注於金融類投資,並以股東或董事的身份獲得Entrepass。儘管它與自雇EP在表面上看起來相似,但實則存在以下差異:

PIC自雇通常被稱為「小型家族辦公室」,需要註冊一家投資控股公司,專注於理財投資。你甚至可以委託專業的第三方機構來管理公司。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相較於自雇EP,PIC自雇的投資門檻更高,起步投資金額即為100萬新元。

申請人無需僱傭額外的員工或租賃辦公場所,因此運營成本較低,後續開銷也相對較小。

PIC自雇相較於自雇EP,在初期可能更為困難,但一旦成功註冊並運營公司,後續過程則相對輕鬆。該方式對申請人沒有特定的限制,只要你擁有足夠的資金,就可以嘗試。

05 投資移民

GIP計劃是一種針對外國人的直接獲取新加坡永久居民(PR)身份的移民途徑。其核心要求相對單一,主要側重於投資者的財富狀況。只要投資者擁有足夠的資金,就能滿足該計劃的大部分標準,甚至可以攜帶子女和配偶一同直接獲得新加坡PR,無需經歷其他身份的過渡階段。然而,該計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投資金額高昂、申請流程繁瑣以及審批標準嚴格。

根據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發布的數據,從2020年至2022年,平均每年有60名投資者通過GIP計劃成功獲得新加坡PR。截至去年年底,通過GIP計劃的投資者已向新加坡公司投資了約9億5000萬新元。這些數據表明,對於擁有充足資金的投資者而言,GIP計劃無疑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選擇。

GIP計劃為投資者提供了三種投資移民選項:

1.商業實體投資:投資者需在新加坡設立新的商業實體或擴大現有業務,並投資不少於1000萬新元。

2.基金投資:投資者可選擇在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精選基金中投資不少於2500萬新元。

3.單一家族理財辦公室:投資者可在新加坡成立管理不少於2億新元資產的單一家族理財辦公室,並將不少於5000萬新元投入四個投資類別中。

據黃循財透露,截至2023年年底,新加坡已有1400個單一家族辦公室。申請家族辦公室具有實現家族財富傳承的優勢,通常只需半年即可獲得EP准證,大約兩年左右就能獲得PR。然而,該途徑的門檻較高,運營費用也不菲,需要專門的團隊管理。但對於擁有雄厚資金的投資者來說,這些所謂的缺點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此外,若想要申請新加坡的13O或13U家族辦公室計劃,投資者至少需要擁有2000萬新元的資產,並至少將10%(或1000萬新元,以較低者為準)投資於本地項目。

06 家屬移民

正式而言,家屬移民途徑通常適用於那些作為新加坡工作準證(如EP、SP等)持有者的直系親屬。在准證持有者的擔保下,這些家屬可以憑藉家屬准證(DP)或長期探訪准證(LTVP)進入新加坡。但需注意,他們初時不具備直接申請永久居民(PR)的資格,而是作為準證持有者的依附成員,在符合條件時一同申請PR。

另一種合乎法規的移民方式是婚姻移民。若某人與新加坡公民締結婚姻關係,則可直接申請成為新加坡的永久居民。然而,必須強調,基於移民目的而締結的虛假婚姻在新加坡是嚴格禁止的,並被視為犯罪行為。對於參與假結婚或協助他人進行假結婚的個人,一經查實,將面臨最高10000新元的罰款,或最長10年的監禁處罰。

此外,對於新加坡居民或PR的未婚子女(年齡需在21歲以下),以及擁有新加坡PR身份的父母,他們均可以通過親屬移民的途徑來申請新加坡公民身份。

07 藝術英才移民

新加坡設立了一項名為ForArts的特別計劃,旨在吸引並接納海外傑出的藝術人才。那些在表演藝術、視覺藝術、文學藝術、設計以及媒體等領域擁有卓越成就的專業人士,有機會通過這個計劃直接獲得新加坡的永久居民(PR)身份。傳聞中,知名演員如鞏俐、李連杰等人便是此計劃的受益者。然而,這項計劃嚴格限定於藝術領域內的佼佼者,除非個人在藝術方面有著超乎尋常的成就,否則難以滿足其申請條件。


相关文章

  • 在新加坡什麼職業更容易拿EP呢?
  • 在新加坡什麼職業更容易拿EP呢?
  • 全球「搶人」!新加坡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
  • 瘋傳新加坡移民政策大鬆綁!要拿身份的抓緊了
  • 新加坡自雇移民項目與其他移民路徑的優劣勢比較
  • 新加坡投資移民2.0:留學生如何撬動低門檻身份升級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