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局势动荡不安,黄循财总理:劳资政关系是新加坡发展的‘定海神针’!

2025-03-20     静姝     3261

外部局势动荡不安,黄循财总理:劳资政关系是新加坡发展的‘定海神针’!

近日,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周三(3 月 19 日)的预算后对话中,传递出一个鲜明信号:随着商业纽带对新加坡下一增长阶段愈发关键,政府将郑重对待企业反馈。

01 倾听心声:企业反馈备受重视

黄循财总理在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SBF)举办的新加坡预算研讨会上,向一众商业领袖直言:

“我想让大家明白,这些互动交流对我们意义重大,绝非走过场。我们这么做,是因为真心希望倾听你们的声音,与你们携手共进,并且会认真对待你们的反馈、想法与建议。”

这一番表态,让企业界深切感受到政府的诚意。在新加坡迈向新征程之际,政府深知企业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核心地位,唯有紧密相连,互通有无,才能精准锚定发展航向。从政策的制定到落地执行,企业的一手经验与现实诉求无疑是最宝贵的指南针。

02 直面现实:并非有求必应

然而,黄循财总理也坦诚相告,身为财政部长,他清楚不能满足企业预算愿望清单上的每一项诉求。这背后的考量,远非单纯的资源或资金局限,更关乎政策的落地可行性。

外部局势动荡不安,黄循财总理:劳资政关系是新加坡发展的‘定海神针’!

就拿备受关注的外籍劳工配额问题来说,众多企业渴望放宽限制,以便招揽更多工作准证持有者。

但黄总理指出,新加坡国土面积有限,若贸然放开,极易陷入劳工过剩的泥沼,给城市的承载能力、社会融合等诸多方面带来重压。当无法满足企业请求时,政府不会回避,而是主动解释立场,积极探寻其他途径化解企业担忧。

在2025年预算案中,政府虽未放松工作准证持有者配额,却另辟蹊径:取消了他们的最长雇佣期限,将最高雇佣年龄提升至63岁,还新增三个国家,并拓展非传统来源职业清单的岗位范畴,让特定行业或职业得以从更多国家引入外籍劳工。

如此灵活变通,既兼顾城市发展的长远考量,又为企业的人力需求打开新窗。

03 协同共进:应对外部挑战

2025 年预算案宛如一把多面利刃,既着眼当下,为企业飙升的经营成本提供即时 relief,又立足长远,全力加固新加坡的企业生态系统。

黄循财总理强调,其中诸多举措皆源于政府与行业协会、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深度交流时,企业所贡献的真知灼见。

当下,外部环境愈发险象环生,中美竞争持续升温,双方立场愈发强硬。大国将更多精力倾注于国防与安全领域,经济合作共赢的热度渐减,世界仿佛朝着 “丛林法则” 的无序方向滑落。新加坡虽无力扭转乾坤,但能精心雕琢自身应对策略。

正如黄总理所言:“正因如此,我们坚守强大经济根基至关重要:营造亲商环境,对投资、贸易与人才保持开放。”政府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便是这一策略的坚实支柱。唯有政企同心,方能在惊涛骇浪中稳守新加坡的繁荣航道。

04 破局转型:把握时代脉搏

研讨会上,精彩观点交锋不断。财政第二部长徐芳达、贸工部政务部长陈圣辉与黄循财总理并肩,就2025年预算案深入探讨,直面企业领袖与中小业主的犀利提问,话题涵盖削减监管繁文缛节、降低成本、柔佛 - 新加坡特别经济区建设,以及行业协会如何更好赋能政府等。

外部局势动荡不安,黄循财总理:劳资政关系是新加坡发展的‘定海神针’!

随后的全体讨论环节更是火花四溅,新加坡企业发展局主席李泉德、新加坡劳动力发展局执行长张美兰、星展银行机构银行业务主管韩贵娟与 HMI 医疗集团执行长陈伟佳各抒己见,普华永道新加坡执行主席林伟强主持会议。

众人热议企业国际化机遇、劳动力转型挑战与技术赋能商业变革的关键意义。新加坡企业发展局的李泉德指出,受成本攀升与全球紧张局势引发的不确定性影响,许多公司在转型之路上踌躇不前。但他仍鼓励企业勇敢迈出这一步,毕竟短期内全球局势难见平复曙光,先行数字化、拓展海外市场的企业已收获 “振奋人心” 的硕果。

韩贵娟强调,企业转型时需深耕适配的企业文化,明确目标与战略路径。谈及人工智能这一前沿热点,李泉德表示,鉴于技术尚在飞速进化,政府当下的诸多支持举措带有探索性质,后续必将随 AI 发展动态优化升级。

新加坡政府与企业正携手编织一张紧密的发展大网,在倾听中凝聚共识,于困境中寻机突围,用行动书写着新加坡在全球浪潮中砥砺奋进的新篇章。

未来,只要政企继续紧密协同,新加坡必将在复杂多变的世界舞台上绽放更为耀眼的光芒。

外部局势动荡不安,黄循财总理:劳资政关系是新加坡发展的‘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