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頭條新聞報道,抗議者來自宋卡、洛坤府、夜功府及龍仔厝等19個府。他們提出警告,黑鱷羅非魚的泛濫已構成泰國史上最嚴重的環境災難,不僅摧毀當地水生生態系統,還嚴重衝擊漁業經濟,威脅漁民生計。
儘管抗議活動以和平方式進行,但現場瀰漫著大量死魚散發的惡臭異味,警方迅速在首相府周邊設立警戒線,防止人群進入核心區域,並加強秩序維持。
據報道,抗議者長期以來敦促政府成立獨立委員會,調查追究引入黑鱷羅非魚入侵的責任方,並要求在一年內徹底清除此魚類,以修復生態系統,同時對受影響的民眾提供補償。
報道說,該魚種被指對泰國生態造成嚴重威脅。黑鱷羅非魚為肉食性魚類,會大量捕食其他水生生物,導致野生魚類銳減,生態失衡。
該物種也被指嚴重衝擊漁業經濟,此魚頻繁吞食養殖場的魚蝦、幼苗及魚卵,影響水產商業產量。
抗議者警告,若政府不採取果斷行動遏制其擴散,泰國水域生態環境恐將面臨災難性後果。
報道引述自然歷史資料指出,黑鱷羅非魚(學名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原產於西非,繁殖能力極強,雌魚每22天可產卵高達900枚,並由雄魚負責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