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婦勇赴烏克蘭助難民 籌錢建房設校 翻新醫院

2025-03-21

(新加坡訊)勇赴戰地萬里馳援,投身人道主義的新加坡夫婦籌錢在烏克蘭建500多間新房、翻新6家醫院,成立80多個難民援助中心等等,甚至還目睹飢餓的孩童吃書充飢,在解決他們的溫飽後也建學校讓他們能好好學習。

上個月24日是俄烏戰爭爆發3周年,超過600萬烏克蘭人都已逃離滿目瘡痍的家鄉,兩名新加坡人則選擇深入前線,冒著生命危險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目前人在烏克蘭首都基輔駐點的40歲商人林寶燕接受《新明日報》訪問。她和丈夫陳鎮升(40歲,建築設計師)是建築公司「創設計」(Genesis Architects)的創始人,他們從十多年前起就在世界各地開展人道主義項目。

陳鎮升(左起)和林寶燕獲烏克蘭軍方頒發感謝獎狀,表揚他們這幾年的人道主義援助。(受訪者提供)

由於戰爭爆發初期曾有在德國難民營照料烏克蘭難民的經歷,林寶燕和丈夫毅然決定深入戰地,幫助那些無法出逃,在他們看來「最破碎」的居民。

林寶燕說:「當我看到有能力的都離開了,只剩老弱病殘時,這促使我們決定到烏克蘭。」

2人靠積蓄和多年來累積的人脈和捐款,3年前落地烏克蘭開始興建房屋,並翻新老舊的醫院,為他們提供醫療設備,應對高峰期每天被送來的幾百名受傷軍人。為了解前線醫院的需求,2人大部分時間與傷員一同住在醫院,迄今為6間醫院安裝隔離門、提供發電機等設施。

此外,從硝煙瀰漫的烏東部逃到西部的難民中,不乏還在學齡期的孩童。林寶燕憶述,她曾在前線看到藏身防空壕的孩子們,不但沒學上還因飢餓而吃書本,讓她倍感心痛,決定建學校為他們的教育出一份力。

林寶燕(後排右起)和陳鎮升為烏克蘭難民和孤兒孩童建立了兩間學校。(受訪者提供)

林寶燕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亞娜(Yana),意即上帝的恩典。

林寶燕和丈夫將兩處閒置的建築改造為學校,半年前投入運作,能容納400名5到12歲的學生。當中有許多是父母雙亡或失去父親的,因此學校每天都為他們提供創傷療愈課程。

如今3年過去,2人仍在前線,讓饑寒交迫的烏克蘭人民感受到來自遙遠島國的關愛。2人已因其人道主義貢獻獲頒烏克蘭永久居留證,林寶燕也被當地人稱為亞娜。

因長期身處戰地,夫妻倆在精神和身體上承受不同程度的創傷。林寶燕坦言,一聽到較大的聲音會讓她恐懼。她一度因為高度緊張心跳過快,導致眼睛裡的毛細血管破裂,目前視力仍在恢復中。

睡覺時腦海中不斷閃現的哀傷面孔和尖銳的聲音也是家常便飯,但是林寶燕說,這些代價和那些遭受戰爭的人相比,不值一提。

2人在離開新加坡赴烏前都立好遺囑做足準備。林寶燕說,能幫多一個是一個,雖然很難也很危險,但是算下來已經幫了幾萬人,讓她和丈夫備受鼓舞。


相关文章

  •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宮小手術,花了37000!」
  • 女傭跨5樓窗沿擦窗 僱主:我在旁看著
  • 獅城女新山受傷 求助無人理 還是新加坡最好!
  • 新加坡政要齊發祝福!為什麼東南亞國家都在過節?
  • 三名男子涉嫌參與洗錢犯罪組織 周二被控上庭
  • 本田預虧六成 日產現25年最大虧損
  • 黃永宏:我國扮演中間人角色 無法左右大國決策但可誠實反饋
  • 女神卡卡星期天開唱掀時尚熱潮 閃亮前衛服飾需求增加四成
  • 應對近期冠病病例增加 本地一些企業已採取額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