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加坡看海南,石油煉化產業大有可為

2025-03-21

海南、新加坡、台灣、香港核心數據對比

新加坡只有海南面積的五分之一,卻擁有5倍海南的GDP。一個坐擁馬六甲海峽的海上花園國家,是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海港,也是亞太地區的金融中心。但誰也沒想到在光鮮亮麗的標籤背後,新加坡還有另外三個支柱產業,煉油業、半導體製造業和生物製藥業。石油煉化產業總產值為7500億,相當于海南省的GDP總值。新加坡沒有石油資源,卻能成為世界第三大煉油基地,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一、 新加坡的石油煉化產業

新加坡裕廊島工業區是僅次於美國休斯敦和荷蘭鹿特丹的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100家全球石油、石化和特種化工公司集聚在這裡。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是亞洲第一家能源期貨交易市場,也是亞洲石油產品定價中心。新加坡煉油廠的加工能力和複雜程度在全球居領先地位,成為世界平均煉油規模超過2000萬噸/年的兩個國家之一,另一個國家是美國。新加坡憑藉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先進的科技、高素質的勞動力和國家的政策支持,即使沒有足夠的資源和石油,也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大煉油大國。

石油產業鏈主要分開採、煉製、化工三大部分。新加坡的「石油煉製」就是將原油加工成汽油、柴油等油品的過程。新加坡的煉油廠除了加工出汽油等不同油品,還能生產氣態燃料、合成氣體、石油化工產品以及潤滑油和瀝青原料,帶動了下游龐大的化工產業體系。在化學製品領域,新加坡的出口量位居全球前十,有100家化學公司的總部設在這裡。

地理位置優越

新加坡位於馬六甲海峽的出海口,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西亞、中東的原油產地以及東南亞鄰國如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汶萊的石油資源豐富,新加坡成為重要的油氣轉運點。據統計,每年超過25%的石油運輸都要經過新加坡。

航運中心

新加坡是世界上主要的燃料油消費市場之一,港口貿易蓬勃發展,船舶和飛機需求不斷增加。新加坡是世界最大的國際航運油料補給中心,同時也是開通國際航班數量最多的城市。新加坡離日本、中國和印度等燃油高消費國家很近,每年日本和中國從中東進口的石油中有70%和80%的部分要經過馬六甲海峽。煉油廠的高效運作需要煉油、物流、商業服務的三方密切配合。在巨型的煉油業帶動下,新加坡的現代物流業等第三產業快速提升,國家產業結構優化。

科技領先

新加坡最初引進了大批跨國公司,併合並成立了新加坡煉油公司。在大型企業的資金和技術的支持下,新加坡煉油廠的加工能力和複雜程度在全球領先,成為世界上平均煉油規模超過2000萬噸/年的兩個國家之一。目前新加坡的日原油加工能力約過150萬桶。其中,埃克森美孚公司60.5萬桶,殼牌公司50萬桶,新加坡煉油公司29萬桶。這三家石化公司也是新加坡煉油量最大的石油化工生產企業。埃克森美孚和殼牌兩家公司在新加坡擁有其自身在全球最大的煉油廠。而新加坡煉油公司在2009年被中石油收購。埃克森美孚在新加坡建設的煉油和石油化工綜合廠,是它在全球最大的綜合廠,這個設施原油蒸餾能力達每日59.2萬桶的設施,每年乙烯(ethylene)產能達190萬噸。

高素質勞動力

新加坡非常注重人才引進和培養。一方面引進跨國公司的高級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另一方面培養高素質的本地人才。1970年,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相繼設立了化學工程專業,兩所大學的畢業生為新加坡提供了穩定的石油和天然氣工業高級人才的勞動和研發。

國家政策支持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新加坡政府敏銳地察覺到石油會帶來巨大的利潤,因此實施多項優惠政策吸引跨國公司。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是極少數不干預石油行業的國家,只受市場機制影響自由發展。煉油業不僅為新加坡帶來真金白銀,還為新加坡第二大製造業——化工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原料。為配合煉油能力,還需解決原油與成品油儲備與集散。新加坡除了地上有233萬立方米的環宇油庫:為了節省用地,還建立了東南亞第一個地下油庫。在裕廊島的地下130米,還「藏」著這麼一個「富得流油」的地方。

二、 海南石化產業發展

天時----世界煉化格局的大變

全球石油煉化格局改變

在全球需求放緩、天然氣、生物燃料和可再生燃料供應增加的背景下,未來三年,可能是煉油凈產能增加的最後時期。隨後,隨著精鍊產品的需求增長在本十年末轉為負值,煉油能力的關閉很可能會使得新增能力黯然失色。從全球煉油凈產能增加的區域分布看,蘇伊士運河以東繼續推動著煉油能力的增長,占增長的近85%,該地區的新項目將凈增煉油能力280萬桶/天,主要是中國、印度和中東的新開發項目。中國和印度將分別新增約100萬桶/天的煉油產能,而中東將增加63萬桶/天的煉油產能。

根據英國能源研究所2024年版《世界能源統計評論》,2023年,世界煉油總能力為1.034億桶/天。其中,全球前五大煉油能力的國家分別為:中國1848.8萬桶/天,占17.9%;美國1842.9萬桶/天,占17.8%;俄羅斯678.1萬桶/天,占6.6%;印度508.5萬桶/天,占4.9%;沙烏地阿拉伯328.9萬桶/天,占3.2%。不過,從煉廠加工量來看,2023年美國排名世界第一,當年加工石油的數量為1596.3萬桶/天,占19.2%;中國排名第二,加工石油的數量為1510.2萬桶/天,占18.2%。IEA認為,2024~2030年(預測期),全球煉油行業將迎來一段緩慢增長的時期,預計設計能力(包括凝析油分離)將從1.042億桶/天增加到1.074億桶/天。預計預測期結束時,全球煉油生產能力可以滿足世界每天8580萬桶的成品油需求。

雖然到2030年,全球煉油產能將凈增加330萬桶/天,但預計煉油廠的加工量僅增加210萬桶/天,成品油(不包括煤基合成油/天然氣合成油、添加劑、工業直接使用的原油和餾分產品)的需求增長將只有120萬桶/天。隨著石油需求增長的逐漸減弱,預計全球煉油產能利用率將下降,從而推動產能更加合理化。本預測的7年期間,全球煉油凈增產能330萬桶/天,低於2023年預測的2023~2028年期間凈增產能440萬桶/天,其中包括新項目的510萬桶/天、抵消已宣布關閉的180萬桶/天。本預測的7年期間,年凈增煉油產能平均為47萬桶/天,與2010~2019年的平均78萬桶/天相比顯著下降。預測期內,全球宣布關閉的煉油產能低於歷史平均水平,未來幾年可能會宣布關閉更多的煉油產能。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2025年是煉油廠關閉的高峰期,屆時總計80萬桶/天的產能停產。其中,經合組織歐洲將首當其衝,四個煉油項目的關閉合計產能為48萬桶/天;美洲地區,美國宣布的兩個關閉的煉油總產能為38萬桶/天;蘇伊士運河以東的地區,中國將占宣布關閉煉油廠的近65%,因為政府對石油進出口配額的限制以及對排放的監管繼續迫使獨立煉油廠陸續關閉。

壓縮大陸省份調技術落後、環保落後的小煉化產能

中國已宣布關閉的煉油總產能64萬桶/天,同時增加正在開發的160萬桶/天新增煉油能力。騰籠換鳥,國家整體調整優化石油煉化產業的布局,給了海南巨大的機會。

ECFA終止免關稅優惠,台灣石油煉化產能將大幅縮減

台灣2017年石化產業產值3402億元,2019年2212億元,2023年3558億元。據台經濟主管部門統計,從2011年元旦ECFA早收清單生效至2023年9月,台灣地區累計核發ECFA證明書的金額為1948.03億美元;從關稅減免來看,ECFA生效至今年9月,台灣地區出口大陸產品獲關稅減免總額達98.36億美元,而台灣地區減免大陸產品關稅金額為10.52億美元,其中,石化塑料業最為受惠。台灣媒體報道稱,今年台灣石化業產值估計將高達1.6兆新台幣,此次中止免關稅優惠,恐怕讓台灣石化產業扛不住,掀起出走潮。沒有中國大陸市場支撐,台灣的煉化產業將萎縮,產能將釋放到其它省份。

地利----洋浦港地理優勢

海南省擁有者全國最廣闊的海洋,扼守南海豐富的油氣資源。洋浦作為國家重要的戰略支點,覆蓋華南和東協雙重市場,港口條件優良,臨港工業用地充足,具備石化產業基礎以及中國最開放的政策,是對標新加坡裕廊化工島發展石化產業的天選之地。海南是中東和非洲油氣進入我國的第一節點,現已發展成為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進口原油加工基地、成品油出口基地和芳烴生產基地。

洋浦經濟開發區作為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的先行區、示範區,處於原油從中東、非洲和南美洲到東亞運輸的主幹線上。國投洋浦油儲的罐區和碼頭是洋浦經濟開發區港航產業、石化產業的重要基礎設施,現在有1個30萬噸級泊位、1個5萬噸級泊位,在建2個3萬噸級油品化工泊位,還擁有油品儲罐47座,倉儲庫容達412萬平方米,是海南省最大的石油儲運基地,獨立第三方倉儲企業罐容規模在全國名列前茅。國投洋浦油儲主動融入海南自貿港建設,服務地方石化產業發展,未來將總體規模建設成為含30萬噸級泊位2個、10萬噸級泊位3個、5萬噸級泊位4個、3萬噸級泊位2個和總罐容約500萬立方米的具有國投特色的世界一流能源儲運基地,助力地方經濟發展與海南自貿港建設。

洋浦港

今年2月,中國石化海南煉化公司百萬噸乙烯項目正式建成投產。該項目廣泛採用當今世界最先進的高端化工技術,預計可達到超200億元的年產值,實現了海南乙烯工業「零」的突破,將拉動下游超千億元產業發展,為海南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依託百萬噸乙烯項目,中國石化海南煉化公司不斷做強產業腹地。隨著百萬噸乙烯項目建成投產,每年可為下游提供200多萬噸的化工新材料產品,帶動衍生先進農業、綠色化工、旅遊健康等產業發展,成為海南自貿港發展的新「引擎」。

乙烯被稱為「石化工業之母」,乙烯工業是石油化工產業的核心。中國石化海南煉化公司充分發揮「鏈長」作用,與島內現有企業深化合作,助推海南石化產業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目前,乙烯項目已帶動下游海南巴陵新材料公司、奧克化學等2家公司產業落地,帶動海南聯塑等4家企業延伸產業鏈。預計「十四五」可新增20個新材料項目、500多億元投資、800多億元產值。

洋浦石化產業園

洋浦石化產業已形成以中國石化海南煉化920萬噸/年煉油為龍頭的煉油、芳烴、聚酯產業鏈,原油、成品油、LNG儲備、港口物流等產業配套發展,建成了一批技術先進、附加值高、高環保水平的重點項目,並形成較為完善的石化產業鏈。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日期的臨近,洋浦將重點發展以高新材料為主的精細化工下游產業鏈,打造我國第一個「境內關外」集勘探、儲運、加工、貿易、油品加註和綜合服務於一體的油氣全產業鏈國際化基地

東方市以打造千億級產業園為目標,發展以功能高分子材料為主導的油氣化工產業,積極推動上下游產業鏈整合化、裝置規模大型化、聚集企業協作化、配套設施綠色化、生產定位市場化方向發展,形成具有縱向發展潛力的上下游一體化產業格局,打造國內領先綠色化工產業集群。

東方臨港產業園

人和----海南自貿港政策優勢

石化新材料產業是儋州洋浦的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也是海南省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近年來,儋州洋浦充分發揮自貿港政策先行先試優勢,立足區域特點、港口條件、環境容量和產業基礎,利用國內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著力建鏈延鏈補鏈強鏈。目前已經形成油品、芳烴、烯烴和新材料四路並行的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格局。


相关文章

  • 網傳視頻男子遭人毒打 警逮一對男女起武器和現金
  • 地鐵非禮女子逃7年 客工再入境落網監3周
  • 魏成輝晚宴風波:部長們與蘇海金的偶遇,為何引起軒然大波?
  • 獅城女子稱於美國機場被扣留兩小時 還被官員問及銀行存款數額
  • 平價基金會啟動「蛋白質行動」 20萬元新鮮雞蛋惠及弱勢群體
  • 端午節臨近裹粽原材料供應充足 但顧客量同比減少一成
  • 新馬快車准證撤銷引連鎖反應 小型業者巴士服務預訂增加近兩倍
  • 全島140間咖啡店推SG60優惠 低價咖啡茶水獲顧客熱烈迴響
  • 【GE2025】王乙康宣布三巴旺集選區內的劃分變化